传承传统文化 凝聚发展力量
[摘要]黄伯荣《广东阳江方言研究》首发引起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热议
李炜
吴吉煌
黄仁兴
邵明园
刘月莲
容慧华
廖绍其
黄绮仙
■ 编者按
23日下午,黄伯荣遗著《广东阳江方言研究》首发,引起了语言研究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热烈讨论。在首发式座谈会上,大家认为,《广东阳江方言研究》的出版,对阳江民俗文化传承、全面提升文化自信及推动汉语言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以此书出版为新的起点,传承文化遗存,进一步挖掘阳江深厚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增强阳江发展的向心力、凝聚力。
整理团队负责人、黄伯荣女儿黄绮仙:
这本书浸满
父亲对家乡的挚爱之情
父亲有着深厚的家乡情结。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就给我安排任务,把写满家乡方言的小纸条贴好。跟随父亲到北京后,父亲对我们说,作为交流的普通话要学好,但是不能忘记家乡话,还要求我们在家时,如果没有外人在,都要用家乡话交流。因此,虽然跟着父亲在北方呆了几十年,但我们都没有忘记家乡话。
父亲只要回到家乡,都会想方设法调查研究阳江方言。他喜欢到河堤、中山公园等地与老乡交谈,回家后再把一些方言词汇记录下来。父亲去世后,我收拾遗物时发现了一大包方言研究手稿,里面很多已经发黄、字迹不清了。
我深知这些书稿的珍贵。我决心为父亲整理这部书稿,让老人倾其大半生心血的研究成果能够面世。手稿中有大量国际音标,我虽未曾学过,但边整理边学习,也难不倒我。只是如何把这份含有大量国际音标和生僻字的陈年手抄、蜡刻文稿变成电子版却成了难题,因为很多打字店都不肯接手。2016年,我有幸认识阳江职院中文系副教授容慧华,她开始帮我把手稿录入电脑。整理书稿的过程非常艰苦,但我不是孤军作战。阳江日报社黄仁兴社长不仅帮我解决编辑出版的费用问题,还特地组织了由容慧华、林耀棠、黄茂松、廖绍其、曾宪勇组成的整理小组协助我,还有广州三鸣堂公司总经理蔡茂华也积极帮我推广这本书。
经过3年多时间,在各界的帮助和推动下,这本书终于出版,我非常感谢各位。父亲用文字的方式,将家乡话记录了下来,这本书浸满了父亲对家乡的挚爱之情。随着年代推移,阳江话会变,如果不记录的话,以前的东西会逐渐消失,这本书对阳江人来说,是语言的延续,也是我们阳江人的文化遗产。
历史学博士刘月莲:
《广东阳江方言研究》
是珍贵的文化财富
黄伯荣老师是我的恩师,是我的研究生推荐人。当时兰州大学校园里,有两个人最受学生的爱戴,黄伯荣老师便是其中之一。他为人和蔼可亲,大家都非常崇敬他。我与同行开展学术探究时,大家谈到黄老师,都是交口称赞,称他的人品值得一生敬仰。
黄伯荣老师曾经说过,阳江话是中原古音,广州话也是中原古音,但阳江话可能是南宋的官话。受他的影响,我在研究过程中有了很多新的发现。我与阳江人来往接触,方言给我的印象最深刻。这么多年,阳江方言的变化不大,我们现在还可以从老人口中找到很多古朴的方言词汇。
《广东阳江方言研究》为我们的研究插上了一双坚硬的翅膀,我们从历史的词汇中可以找到这个民族陨落的东西,在这本书里,也可以找到更多漠阳江文化元素,这是先生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财富。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李炜:
传承文化遗存,增强发展凝聚力
大半个世纪以来,黄伯荣先生在工作之余断断续续地调查和研究家乡方言,看到这些形形色色的卡片、纸条,我不禁潸然泪下。他把描写家乡方言作为份内事,不带任何功利,坚持了这么多年,实属不易。如果没有黄绮仙女士的辛勤付出,没有阳江日报社的大力支持及编辑团队的倾力协助,把这些手稿编辑出版将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你们做了一件抢救文化遗产的了不起的事,我对你们发自内心的感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我认为,文化自信,先从母语自信、方言自信做起。多元的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一个理想的样态,一个地方最重要的文化承载不是饮食、建筑,而是方言。它是文化的活化石,是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承载者。语言是一个族群的根脉,方言的消失,就意味着这个地方的文化断了。中华文明之所以能世世代代传承,方言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承好方言文化遗存,传承文化、发展文化才不是一句空话。
《广东阳江方言研究》这本书不是时髦书,它蕴藏的是一位学者五六十年的研究,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将随着时间推移,愈发凸显它的价值和分量。文化自信首先是看地域文化是否有感召力和凝聚力,爱国就要从爱家开始,爱民族就要从爱家乡方言开始,我建议年轻人都看一下这本书,加强文化自豪感,加大对地方特色文化认知的厚重感。同时建议以手稿为基础,建立阳江方言有声博物馆,传承阳江方言。
旅游环境和文化语言是阳江的两块宝,希望阳江以此书出版为新的起点,传承文化遗存,进一步挖掘城市深厚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提高文化自信,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增强城市发展的向心力、凝聚力。
整理小组成员廖绍其:
黄伯荣先生让阳江话走向世界
黄伯荣先生曾说过,阳江话是中原古汉语遗落阳江的一块活化石,在中国语言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这本书出版前,我们有很多前辈做了很多工作、做了很多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都限于阳江范围。先生这本书的出版,产生的影响超出了阳江范围——他将每个字、每个词都注上了国际音标,只要懂国际音标的人,就算他不是阳江人,也可以看懂阳江话、会说阳江话,甚至是进行阳江话研究。黄伯荣先生的研究,让阳江话走出阳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阳江有一群热心、有奉献精神的文化人,我们希望继续传承先辈的精神,将阳江文化传承和发扬工作坚持下去。我们作为阳江文化界的一份子,应该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为阳江本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贡献力量。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吴吉煌:
书籍将为今后语言研究
提供极大便利
我到中大后很荣幸被吸纳到黄伯荣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编写团队里,虽然见黄伯荣先生的次数不多,但是作为编者,他却是我接触得最多的主编。黄伯荣先生在学术上的严谨和热忱让我印象深刻。当时黄伯荣先生不顾高龄,经常从阳江将自己的具体意见、手写批注通过电子邮件或照片的方式发给我们,实实在在地指导我们开展教材编写工作。这个教材推出后,得到了各界的认可和使用。正是因为黄伯荣先生倾注了大量心血,加上整个编写团队全力投入,才有这个成绩。
今天看到《广东阳江方言研究》,我觉得很震撼,这本书非常厚重,可以看出黄伯荣先生对家乡方言的研究很扎实。书中采用了国际音标的方式标注阳江方言的字和词的读音,对于语言学研究来说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黄伯荣先生把只为某一乡土某一区域熟知的语言,用国际共通的手段,向世人展示了它的面貌,非常有意义。这本书的研究资料横跨几十年,对于考察阳江方言的发展演变,是一个很好的参照。
我深切地感受到,语言研究特别是跨方言的比较研究,需要有对各种方言的了解和系统的描写,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更加宏观的规律和结论,这本书,为从事方言和语言研究的学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可以在这本书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邵明园:
兢兢业业为学情怀值得钦佩
当前,大部分高校中文系学生所用的教材都是黄伯荣先生编写的《现代汉语》,相信高校的师生都是在这本书的引领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今天的汉语言研究也才会有这样大的进步。
现场听到大家对黄伯荣先生的评价,我深受启发。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黄伯荣先生总是兢兢业业、勤勤勉勉,这种求学问、为国家不懈奋斗的情怀我非常钦佩,也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作为晚辈,我们要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研究,作为对黄伯荣先生的最好怀念。
我看了《广东阳江方言研究》后发现,阳江话是一种很独特的汉语方言,和粤语相差较大,很有可能和英语同源,和世界语言同源。从学术研究上分析,以前学者研究南方汉语方言是从语言本体这个内容来研究的,而南方在历史上是百越地区,汇聚了众多的部落、族群,所以南方汉语方言很可能掺杂了一些其他民族语言成分。从这样分析来看,阳江方言值得深入挖掘,不仅是要研究挖掘方言内容,还要进一步把阳江方言放在整个南方汉语方言的发展演变中去,在南方民族之间的互动、交往的历史框架下研究,可能还会有其他新的发现,这对汉语言研究有重要意义。
阳江日报社社长、总编辑黄仁兴:
传承传统文化讲好阳江故事
我与黄伯荣先生有多面之缘,在我看来,他以他深厚的文化功底,用一生来收集、整理阳江方言,是抢救阳江文化的大功臣。黄伯荣先生退休回乡后,还为查阅资料经常往返档案室,与全国语言研究专家学者互动,这种认真、钻研的精神让人敬佩。我亲眼见过黄伯荣先生的手稿,那些都是他的宝贝,即便在全国走了那么多岗位,他始终背着装有阳江方言纸条的行囊。《广东阳江方言研究》的出版,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力量,正是这么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走在一起,才促成了这一阳江文化盛事。阳江日报社在推动这件事上只做了一点点工作,却收获了很多表扬和鼓励。
一个城市,旅游定品位,文化论输赢。文化的多元让这个地球村更美丽,没有文化和内涵的不同,就没有城市差异性。阳江之所以和别的城市不一样,就因为有阳江话,有独一无二的阳江特色文化。文化中的很多内容都起源于语言,语言是文化最好的活化石,这就是阳江方言的重要性。当你在外地工作或学习时间长了,能听到一个人讲阳江话,那种对乡情、对老乡的认同感会油然而生,倍感亲切。黄伯荣先生穷尽毕生精力研究阳江方言,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在全国范围来说,阳江只是一个小城市,但这里人杰地灵,孕育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对于阳江文化的传承发扬,老一辈做了很多工作,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现在接力棒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上。近日,阳江日报社策划了读者周活动,推出了《百年阳江》纪录片和《吾乡吾土》网络剧,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阳江文化、阳江故事呈现给观众。今后,阳江日报社将一如既往地做好阳江民俗文化发掘和宣传工作。
阳江职院中文系副教授容慧华:
为能参与文稿整理工作而自豪
我读大学的时候,教材是黄伯荣先生编写的《现代汉语》,翻阅教材时我便很崇拜这位学者。本科毕业后,我来到阳江工作,并有幸两次在研讨会上遇到他。做阳江方言的研究,先生是一个很好的典范。我有幸加入到《广东阳江方言研究》文稿整理这项工作中,非常感动,也很自豪,因为我终于有机会可以利用自己所学,为阳江地方文化建设做点贡献。
我的工作是将文稿电子化,所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原稿。看到这些很有年代感、甚至有些残缺不全的文稿,心里的滋味难以言表——这些都是黄先生五六十年来,随时随地随手做的调研记录,让人钦佩。整理文稿的时候,我在黄绮仙女士家里看到一块很大的屏幕,原来,她上了年纪,身体不是很好,特别是长时间工作导致眼睛疲劳、视觉模糊。为了能够将所有电子化的文稿看清楚,她特地准备了一块大屏幕。我们交的每一份文稿,她都要一字一句、逐个标点符号地核查,发现不对劲马上联系我们,不停地斟酌、修改。她这样不辞劳苦地带领我们把这本书编好,真的令我们非常感动。我能够加入整理团队,是感动,也是荣幸。
■ 文字/费先霞 陈子玲 ■ 图片/梁文栋
新闻推荐
港珠澳大桥昨日正式通车,我市各界人士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