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吃喝有人照料,很温暖!”
[摘要]南恩街道全体干部走村入户排查险情,连夜转移群众至应急避护所
■ 本报记者/简梅芳 通讯员/李 智
18日下午1时48分,正是午憩时候,沐浴着台风过后的暖阳,位于江城区南恩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应急避护所里,两名小童在门口嬉戏玩闹,几位阿伯躺在折叠床上休息,一对母女坐在床边轻声细语聊着家常……为防御台风过后可能出现的洪灾,17日晚上,南恩街道党员干部走街串巷,转移了17名群众至该应急避护所,他们是辖区的独居老人以及居住在地势低洼和危房中的群众。
正和女儿聊着天的兰姐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们一家第二次转移至应急避护所了。在台风“山竹”登陆当天,因腿脚不便,她和家人4人被西濑社区书记安排转移至附近的应急避护所。避护所里准备了折叠床、被子、矿泉水、八宝粥和方便面等,一家四口衣食无忧。
随着台风“山竹”登陆后影响逐步减弱,风雨渐止,17日上午兰姐一家回到位于中濑正街的家中。可没想到,当天夜里家里浸水了,18日凌晨3时许,家里的积水已有三四十厘米高,挨家挨户排查险情的社区干部再次敲开她家的门,并请消防官兵迅速将他们转移至应急避护所。“幸好走得及时,我们才没被困。”兰姐说。当记者问起她的丈夫和儿子时,兰姐笑着说,因为走得急,丈夫连鞋都没来得及穿,这会和儿子到附近买鞋去了。
和兰姐一样,居住在观光社区上张屋的七旬老人甘伯,也在三天内被安全转移了两次。作为辖区特困供养人员,甘伯于16日被社区工作人员转移至办公大楼过了一夜,次日上午工作人员送他回家时,发现他家中已有了积水,在清理无果后,出于安全考虑,工作人员将甘伯转移到了应急避护所。“多谢工作人员送我过来,不然昨天夜里我可能就被困在积水里。”甘伯说。
“张伯,你别着急……嗯,等险情解除了,我们的工作人员会送你回家的!”扯着嘶哑的喉咙,调高音量,南恩街道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琼姐安抚着独居老人张伯。14日,南恩街道在南恩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江城六小、江城九小和江城十小设置了4处应急避护所。从那天起,已有15年党龄的琼姐就在南恩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应急避护所和街道办事处两点一线间奔波,大部分时间都忙着协调和安置群众,几天下来嗓子就哑了。“我还不算辛苦,最辛苦的是我们街道奔走在防台抗洪一线的干部群众,是他们在第一时间把险情排除了。”琼姐话音刚落,就接听了一个工作电话匆匆往门外走去。
不远处,和张伯一块被沿江北社区书记转移到应急避护所的谢伯,也忍不住劝起了张伯:“来了好,万一遇上洪水,房子倒了,那就大件事了!”谢伯住所位于沿河地段,也是一位独居老人。16日他去了儿子家中避风,17日上午回到家中,当天夜里被紧急转移至应急避护所。“这里有热水喝,除了八宝粥、方便面,今天中午工作人员还为我们煮了瘦肉粥,太温暖了!”谢伯一边说着,一边把两只手放到记者面前,竖起了大拇指。这时,张伯也解开了眉锁,说这里的医护人员已经给他量了好几次血压了,十分关心他。该应急避护所有15名工作人员,他们分别是南恩街道办事处机关干部、甜酒社区干部、江城区组建的驻点医疗人员、京师社工和志愿者。
“刚联系了前线的干部,说积水还没有完全退,今晚我们会准备饭菜,等吃完了再看看情况,别着急啊!”挂了电话刚走进门,琼姐就笑着告诉张伯。
据介绍,14日开始,南恩街道办近200名党员干部全部出动,24小时轮番排查辖区内险情,让涉险群众或投靠亲属,或转移至社区居委会和应急避护所,最多时转移了34名群众至应急避护所。18日虽然天空放晴了,但南恩街道和社区仍有党员干部在一线巡查水浸情况,一旦险情排除,他们将护送每位群众安全到家。
上图:驻点医疗人员给老人量血压。简梅芳 摄
新闻推荐
江城茶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