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点吹响志愿服务“集结号”
[摘要]20多名社工与志愿者助力阳西溪头镇受灾群众安置工作
■ 本报记者/王 静
“吃点东西保重身体,等到外面积水消退了,我们就送你回家。”在阳西县溪头镇中心小学的避灾安置点内,社工谢志明将热腾腾的盒饭递到李奶奶手中,轻声劝说。
17日,是阳西县溪头镇受灾群众在临时安置点集中度过的第二天,受台风“山竹”影响,抗洪前线的形势有所缓解,安置点仍不断有受灾群众入住。溪头镇共设立了52个安置点,大多分布在各村村委会,镇上的安置点则集中在溪头中学和中心小学。为了更好地帮助受灾群众,20多名社工和志愿者自发来到各个安置点,带来了受灾群众紧缺的衣物和食物,并尽力安抚老人、孩子的情绪。
“看到他们平安,我心里就很满足”
“感谢政府和党能对我这么关心,在这里有吃有喝,既温暖多又安全。” 16日上午9时左右,70多岁的李奶奶来到中心小学的安置点内,她也是溪头镇第一位被转移到安置点的受灾群众。
李奶奶是独居老人,家人都在外地。她居住的房子年久失修,遇到大风暴雨天气,实在太过危险,村干部就将她带到了这里。谢志明将她安置在室内床位上,了解到她来不及用餐,急忙从救灾物资中取出矿泉水递给她,把泡面泡好给她。
李奶奶的情绪一直不稳定,十分担忧家中被水淹,总是想要回家看看。谢志明担心她回家有被困的危险,慢慢为她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她将心里的担忧讲出来,大家共同面对问题。听了谢志明的劝解,吃着热腾腾的泡面,李奶奶的情绪总算平静了下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受灾群众到来,她也渐渐习惯了安置点的生活。
“我希望能够尽自己的能力为他们做点什么,看到他们平安,我心里就很满足。”刚刚结束一整晚的值守,谢志明微笑着表示。
“我也是一名志愿者”
“中午可以领盒饭,大家按顺序来拿就行了。”将三轮车停好,45岁的党员志愿者余权在中心小学的安置点扬声喊道。
自从用三轮车将家人送入临时安置点,余权就与其他志愿者一起,自觉地包揽起各种安置工作。有老人被洪水围困在家,他第一时间冲过去将人背人出来,送到安置点,全身湿透也没有半句抱怨。遇到送餐任务,他二话不说就骑着三轮车去运盒饭,再将午餐一份份发到受灾群众手中。
受灾群众越来越多,物资渐渐不足,他看见了,又蹬着三轮车在物资发放点和安置点来回,与其他志愿者一同发放物资,让每个人有床睡有食物吃。虽然与家人同在安置点,但余权却很少有时间去照顾他们,白天几乎忙得脚不沾地,晚上累得倒头就睡。他的家人也对此表示理解,在打扫卫生、安置受灾群众的时候也会跟着帮忙。
“我是受灾群众,也是志愿者,在这种自然灾害下,还是希望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稍微改变一下现有的环境。”余权笑着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海涛)16日,阳西县一名男子钟先生遭遇电信诈骗,通过银行转账13万元到嫌疑人账户。发现被骗后,钟先生及时报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