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多角度开展
近日,听闻一朋友花高价送儿子到某机构参加为期21天的封闭式国学培训,在培训期间,孩子们被要求穿古装、吃素食、诵经书等等,从而明事理、守规矩。但是,培训结束之后,朋友却发现儿子精神不振,吃饭不香,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带他到医院检查,被告知儿子营养不良。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案和措施,各地各单位也积极响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传承活动,社会上也出现不少类似上面针对青少年儿童开办的国学班,课程涉及经典诵读、书法练习、国艺鉴赏等等,吸引了众多家长送孩子参与。但是,市场上一些国学馆却良莠不齐,出现不少乱象:有些国学馆单纯照搬古时候私塾的一些形式,比如点朱砂、穿长袍、拜孔子、吃素食等;有的国学馆缺乏有资质的师资队伍,教育孩子简单粗暴,备戒尺,谁不听话就打谁;有些国学馆课程甚至包括一些封建落后的东西,与传统文化精髓南辕北辙;等等这些问题,暴露了社会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局限性。
针对当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指导思想不清晰、课程内容不规范等现象,市委宣传部印发了《阳江市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工作方案》,从政策保障、机制建设、队伍建设、内容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体现了政府对该项工作的重视。该《方案》指出,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统筹整合现有相关资金,支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项目,建立完善联动机制,加大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形成礼敬守护和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环境。同时,要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从研究教育、学习培训、传承创业、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倾斜扶持、指导发展。
根据《方案》内容,学校和一些国学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不必局限于经典诵读、写写书法,而应多角度开展。首先是了解本土漠阳文化历史。针对现在不少本地孩子讲阳江话不流畅的现象,我认为学校既要普及普通话,也不能丢了本地方言,因为阳江话是一种独有的话语体系,属于阳江文化特色的一部分,从中可以挖掘出阳江市漠阳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其次可通过研修旅行活动来了解本土优秀文化。带领学生走进阳江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以及红色基地,可以近距离了解本地特色建筑、文物国艺、革命历史等文化内涵,激发爱乡之情;三是开发校本课程。学校可以丰富本地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挖掘本地名人名事、传统历法、节气、习俗和饮食、医药等优秀文化价值和理念,从而弘扬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
新闻推荐
8月11日,南海热带低压在阳江海陵岛登陆,给阳江带来了大暴雨,从白天到黑夜,暴雨肆虐着城市,阳江顿时陷落为水城。阳江农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