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那无法抗拒的魔力的驱使
熊育群
研讨会现场
文/冯瑞洁 图/王宗认
写一本书,就是一次可怕的、让人殚精竭虑的拼争,就像是经历了一场漫长的疾痛折磨。若不是受到他既无法理解也无法抗拒的魔力的驱使,一个人是断然承受不了这个过程的。
——乔治·奥威尔
“我找到了写作上的亲人啦!”阳江市女作家冯瑶在听了熊育群长篇小说创作专题讲座后兴奋地说。突破长篇小说创作困境的这份喜悦,如年少时唱的儿歌《找朋友》那样纯真和令人向往。
目前,全市正在创作或计划中的长篇小说有25篇,其中吴茂才的《人间烟火》已完成初稿,另有4篇完成了70%的写作进度。写作长篇小说,是对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正如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说的,写作一本书像是经历了一场漫长的疾痛折磨。若遇到困难,既写不下,又丢不开,横梗在心里痛苦万分。
为帮助作者们解决创作上的困惑,提升写作水平, 6月30日,阳江日报社、阳江市作家协会联手,上午举办了熊育群长篇小说创作专题讲座,下午召开了长篇小学研讨会,为创作长篇小说的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研讨会上,市作家协会主席林迎说,本次研讨会既是学习上午讲座的延续,又是释疑解惑的互动和写作经验的分享。他认为,写作者应该是最勤快的人,不停地做着两件事:积累素材和锤炼文字。即使在得不到任何赞同和支持的情况下,都要相信自己。唯有坚持,做文学上的“堂吉诃德”,才有可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作品。
主题分享:
陈麒凌谈长篇小说创作的困境和思考
研讨会上,市作协副主席陈麒凌与大家分享了《长篇小说创作的困境和思考》。
陈麒凌指出,近几年是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繁荣的时代,一年出作品5000多部,尚不包括网络小说。唯其数量多,要“突围”而出更显艰难,对每个写作者而言是一种考验。尤其是初次尝试写长篇的作者,面临的困难更多。
陈麒凌剖析了写作者将面临的困难:一是艺术手法;二是主题选择;三是科技网络、公众号对文学的冲击;四是出版困难、发表困难;五是风格选择。
针对以上困境,陈麒凌提出了她的应对方法:一要有发现文学性的眼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一个作家的巨大考验,就是要以题材的价值、意义,代替文学的价值、意义,在作品中增加历史、文化、民族的内容。二要找到叙述上的技巧。从文章的叙述上找到合适的结构,如线型结构、双线结构以及散点结构。三要找到文学上的亲人。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找到内心最能触动自己的作家,在写作上向其靠拢,弄明白自己的写作与个人气息最吻合的是什么。如张爱玲之于朱天文,马尔克斯之于莫言,川端康成之于余华。四要扩展经验。多调查、多采访。最好的作者是中性的,写男性、女性主角,都得心应手。五要对世界怀有赤子之心。洞察世故之下,好好保护一颗赤子之心,有无可救药的天真和满满的好奇心。
交流发言:
希望在交流碰撞中疑释惑解
与会作者抱着学习的态度,带着问题而来,会上争着发言,希望在交流碰撞中自己的“疑惑”得到“释解”。
严桂利:我写的长篇小说《李惟扬传奇》是历史题材。因为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所以创作起来有一定的压力,从2017年初开始,本人逐一到阳春岗美隆岗村以及相关部门采访,搜集资料,目前已完成4万多字的剧本文本,接下来是扩展去写长篇人物传记。
林敬翔:我创作的《漠阳儿女》已写了14万字,计划30万字,部分章节发到市长篇作品创作交流群里,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何婉苑:就小说创作,我有两个困惑,一个是历史小说,尤其是近代的地方性的,在虚构情节时会感到无形的压力,怕被主人公的后人们指责咒骂。另一个是,我对底层的苦难天生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特别敏感,但这部分反映的往往不是正能量的,感觉好矛盾。
吴茂才:我是文学老青年(退休已四年),花了40年时间写了章回体小说《人间烟火》,120万字,准备出版。但出版社要求我删除涉及文革部分的内容。我想保留,该怎么办?
戴年满:从创作《蝴蝶的那些事》到《刺桐寻梦录》,写作过程,我会翻阅辞典,找寻合适的词语;会不断阅读小说,参考名家的写法,调整自己的创作。
冯瑶:我觉得,写长篇小说应是一个在创作上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假如没有超越,自己也会觉得淡然乏味。在写作过程中,你不但要在胸中构架你的长篇,查阅大量相关的材料,还必须阅读大量相关的书,去学习去借鉴去想办法避开与别人雷同的写作技法。
梁媛:长篇小说创作,远比我想象的深刻和内涵丰富,它不但要求作者具有一定的思想修养和生活积累,还要有一定的文艺修养和文艺理论基础常识。因此,我要静下心来,观察社会、生活和各式各样的人物。
钟剑文:写长篇小说绝对是一个体力活,需要考虑的事很多也很复杂。其中选材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我们千辛万苦写出的“大部头”,最终目的是把它推向市场,让读者认可,实现它应有的价值,而不是束之高阁。所以要在选择题材方面狠下功夫,注重楔入时代背景、融入地方特色元素。
针对大家的发言,陈麒凌给予详尽的解答和建议。林迎对作者们的发言做了归类总结,希望作者们能立足阳江本土文化,多挖掘反映阳江的题材,怀着对文学的“执拗”劲头,创作出有阳江地域特色的高质量的作品。
陈国荣、黄黎明、李国欢、陈明宇等作者就自己的创作也谈了体会。
搭建平台:
黄仁兴分享个人对繁荣文学创作的梦想
阳江日报社社长、总编辑黄仁兴认为,进入新时代以后,文学作品的生产同经济发展一样,很快会出现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作品的产出必然从总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从“有没有”向“好不好”、从“量”向“质”、从“粗”向“精”转变。
在充分指出阳江市创作队伍还不强,作品分量还不够重,精品还不多,投资还不足等缺陷后,黄仁兴以地方主流媒体负责人的当担,向作者们“透露”一个个好消息。
黄仁兴说,将通过《阳江日报》及其各类网络平台,全力推动阳江文艺创作的繁荣。一是推进副刊专刊版面改革,推动学创作繁荣。二是实施精品创作战略,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开展各种艺术创作,立足本土文化资源,助推有更多精品力作问世。三是探讨创建网络文学版面,开辟新的文学创作园地,打造文学文化新形态,讲好阳江故事,努力扩大阳江市以及阳江市作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与市作协甚至县区作协加强互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开展一些有影响力的研讨活动,助力创作质量的提升。五是重视创作人才培养,尤其是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形成良好梯级架构和“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态势。
“相信通过方方面面的不断努力,形成合力,阳江市的创作队伍会尽快成熟、成长起来,不忘初心,创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社会的作品。”黄仁兴关于繁荣阳江文学的美好梦想,赢得了作者们热烈的掌声。
“明天我重新开始我的写作,我将全力以赴,我感觉到,倘若我不写作,我就会如同被一只坚定的手推出生活之外。”如卡夫卡对创作的着迷,这群怀揣长篇梦的追梦人,正在文学的路上跋涉、前行……
新闻推荐
暑假前夕我市公安交警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