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绘就富美阳江画卷
市委书记陈小山在考察塘坪镇朋江村新农村建设情况。
市长温湛滨在马安岗村向村干部了解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工人在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采摘荔枝。
海陵岛试验区新屋村绚烂多彩的花海。
岗美镇隆岗村隆岗自然村,村里房屋外墙贴着家风海报。
梁鼓劲在对岸村给党员传达党的十九大精神。
对岸村通过抓党建强班子,昔日“白粉村”脱胎为和谐新农村。
驻村干部帮助贫困户包装、销售马铃薯。
马兰秀色。
农,天下之大业也。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
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文件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意义、定思路、定任务、定政策、提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作出全方位的部署。
4月26日,全省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认真落实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东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对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乡村振兴战略擘画了新时代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新蓝图,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乡村振兴大会,吹响阳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阳江“三农”事业必将开辟新天地,在漠阳大地的村庄田野绘就“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富美阳江”的壮美画卷,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一定能如期实现。
产业兴旺
建设现代绿色优质高效农业
6月23日,在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红彤彤的荔枝挂满枝头迎来丰收,通过冷链物流,6万多斤岭南佳果运输至全国各地。
2000亩生产基地全部安装了滴灌、太阳能杀虫灯等现代化设施,提升了管理效率,也让荔枝更绿色优质。合作社还建成了果蔬保鲜加工生产基地,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一个现代化观光农业园区也正在建设。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这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西荔王合作社无疑是阳江市农业产业发展的典型,一场从以“提质、绿色、增效”为导向的农业生产变革,正在漠阳大地全面推开。
发力供给侧,围绕市场提质量。近年来, 阳江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调优产品结构,重点推进优质稻、甜玉米、优质蔬菜及水果等大宗农产品“优质”升级,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牛、羊等草食动物发展加快,进一步优化了畜牧业结构。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近年,阳江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由初级产品、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系列加工延伸,截至2017年全市农产品加工农业龙头企业达54家,年销售收入达31.15亿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农业功能多样化,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全市目前共创建了2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12个示范点,阳西县成功申报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
节本增效,农业生产再增“绿”。全市组织开展畜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推进禁养区、禁建区畜禽养殖场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市3年累计关闭禁养区养殖场188家,治理禁建区养殖场117家。同时,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扎实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阳江市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工作,落实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为帮助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截至目前,全市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10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1434家,家庭农场439家。
打造了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据统计,去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和农村实用人才等培训班283期,培训人数超2万人。基层农技体系建设快速推进,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发应用,去年全市遴选确定技术指导员150名,科技示范户1500户。
生态宜居
连线连片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沿着“南海I号”旅游大道,驱车驶入海陵岛闸坡镇双丰村新屋自然村,村道宽敞顺畅,村里屋舍俨然,绿树成荫,村民在休闲广场和文化室惬意活动。
自2014年开展“美丽乡村”工程建设以来,新屋村建设了休闲文化广场,安装路灯、自来水,整治环境卫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该村还把“美丽乡村”建设融合“乡村旅游”发展,建设了田园花海与民俗风情博物馆项目,每年春节,村里百亩波斯菊绽放,数万市民来到村里赏花赏景。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新屋村是阳江市首批美丽乡村之一,以“南海I号”旅游大道为纽带,海陵岛“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片”也正在推进建设。近年来,阳江市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在近年来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投入,推动全域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320个自然村建成美丽乡村。从2014年开始,阳江市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每年择优选择一批自然村培育为美丽乡村,并作为市的十件民生实事来抓。全市已完成320个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还增强了农民创业增收的能力,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88个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阳江市按照省的部署,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探索建立了竞争性奖补机制,把新农村建设过程变成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过程、变成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过程。88个省定贫困村1269个20户以上自然村,已全部成立村民理事会并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根据省的要求,阳江市积极谋划,选取沿山、沿海、沿河湖、沿重要交通干线以及沿旅游景区等周边,建设乡村旅游路线,连线连片打造一批美丽宜居乡村。目前,阳东、阳西和海陵已各有一个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各示范片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下一步,阳江市将建立健全领导挂点制度,由市及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各挂点指导一个片区,加快推进阳江市连线连片美丽宜居乡村片区创建工作。
乡风文明
践行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
阳春市岗美镇隆岗村是清代武榜眼李惟扬的故乡,一入村口,就看到牌楼两边一副长联:“隆中论文,(文)可安邦,仰我先贤重青史;冈前演武,(武)能定国,看吾后秀著华章。”崇文尚武,道德传家,成为隆岗村传承数百年的家风乡风。
通过深入挖掘家风家训文化,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隆岗村先后建立了广东省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阳春市家风家训传承教育基地等,形成了具有时代气息的隆岗村“孝文化”和“道文化”。全村144户家庭中,家家户户厅堂里悬挂着家训,去年村里有40户被评为“好家风家庭”。良好的家风、民风、乡风,一如春风,在新时代让隆岗村焕发新的活力。
振兴乡村,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乡风文明,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近年来,阳江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繁荣兴盛乡村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春风拂遍乡村大地,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截止目前,阳江市共有受中央文明委表彰的全国文明镇1个、全国文明村4个,省文明委表彰的省文明镇5个、省文明村6个。
践行核心价值观,营造文明道德乡风。按照“一村一主题”,阳东区修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墙,制作“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国梦”等宣传专栏,营造浓郁的道德文化氛围。阳春市岗美镇马安岗村、隆岗村深入挖掘和整理优秀传统家风家训,结合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张贴大型家风家训和核心价值观宣传画,营造人人学家训,户户传家风的良好氛围。
传承发展农村传统文化,弘扬优秀家风家训。各村积极开展“好家风家庭”等农村文明评选表彰活动,涌现出如“长寿之星”“公益之星”“文明家庭”“书香家庭”等一批先进典型,为村民树立学习标杆。打造家风家训传承示范点,持续开展家风润农家系列活动。
今年4月,阳江市还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以持续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振农村精气神。根据《方案》,到2020年,阳江市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取得重大提升,2027年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
治理有效
党建引领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昔日“白粉村”,变身和谐新农村。去年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阳江市农村基层党的十九大代表,江城区岗列街道对岸村党支部书记梁鼓劲的先进事迹,以及他带领对岸村的先进做法,为中央、省和市各级媒体广泛报道。
从2011年6月起,梁鼓劲担任该村党总支书记,六年来,通过抓党建,强班子,带领村民奔康致富,把一条昔日“白粉村”“赌博村”“盗抢村”,变为了经济富裕村、精神文明村。
群雁要靠头雁领。对岸村的蜕变有力证明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乡村党组织就是主心骨。
治理有效,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而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目前,全市有83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53444名农村党员,这是乡村善治最坚实的支撑力量。
近年来,市委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服务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2017年,市委书记陈小山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就达11次。
乡村振兴,党建是核心,治理是基石。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沿着这一精神指引,阳江市准确把握重构乡村振兴中治理关系这一核心任务,不断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积极开展“平安村”“法治村”“村民自治模范村”等创建活动,健全了村民自治机制。
记者还了解到,自2014年10月以来,阳江市积极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建立基层法律服务体系,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阳江市共有175名律师分别挂点到全市846个村(社区)担任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
脱贫攻坚
聚焦发力提高脱贫质量
东平镇瓦北村,贫困户许光正在采摘荔枝。在扶贫工作组的帮扶下,通过发展种养产业,这位贫困户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万元。精准扶贫开展以来,该村有30户这样的贫困户摆脱了贫困。
岗美镇黄村村,村里的2000多亩蚕桑一派生机。结合黄村本地特色优势,帮扶单位将种桑养蚕打造成扶贫主导产业,达到了“扶持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一片经济,脱贫一方百姓”的目标。
瓦北村和黄村村,分别是市委书记陈小山和市长温湛滨的挂点村。脱贫攻坚开展以来,阳江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第一要务、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增强行动自觉,切实与党中央、省委的要求对好标。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形成市、县、镇、村四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阳江市根据脱贫攻坚的任务,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和原则融入具体的脱贫攻坚的计划和行动中,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社会保障扶贫、教育文化扶贫等方面,聚焦发力,多措并举。
坚持精准方略,抓住产业扶贫“牛鼻子”。各地、各帮扶单位、驻镇(街道)帮扶工作组按照“一户多策”要求,精准制订规划和措施,推动实施了一批有带动力、有经济效益的帮扶项目。
部门联动,构建体系,“三保障”政策有效落实。按照职责分工,市民政、教育、住建、人社、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制定了26个配套政策措施方案,逐步构建脱贫攻坚“1+N”配套政策体系,为贫困人口民生保障事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阳江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实效,两年均超额完成省下达阳江市的脱贫任务。2016年和2017年,全市共有5.75万贫困人口实现预脱贫,88个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303元,全部达到全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60%以上。
数读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全市全年粮食总产量71.74万吨
同比增0.72万吨
全市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103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共1434家
生态宜居
20户以上自然村全面实施保洁员制度
全市320个美丽乡村全部创建完成
乡风文明
全市共有全国文明镇1个 全国文明村4个
省文明委表彰的省文明镇5个 省文明村6个
市文明委在全市范围评选出市文明镇19个 市文明村92个
治理有效
全市48个镇(街道)党校全部开展教学
驻村法律顾问覆盖率100%
生活富裕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42元
精准扶贫开展以来,全市共5.75万人脱贫
■ 策划/关德荣 黄业崇 杨国华 ■ 文字/林显军 黄隽稷 ■ 图片/李向东 梁文栋 宋福亮 谭文强
新闻推荐
我市部署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整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