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28年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2020年度“全国十佳林场”罗田林场场长王会周二三事

宝安日报 2021-05-14 06:50

王会周(中)与林场工作人员实地走访,共同商讨土地建设项目。

“小时候,身为老林业人的父亲点燃我对林业的热情,成人后我进入罗田林场工作,一晃就是28年。”前不久刚代表林场捧回2020年度"全国十佳林场"荣誉的王会周场长充满感慨,“我希望自己像林场的树一样,继续在这里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为深圳林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2019年,全国绿化委员会还授予王会周“全国绿化奖章”。以上两项殊荣,成为对他守护“城市绿肺”28年的最好肯定、最高嘉奖!

治虫种树 屡建新功

王会周1973年出生于广东省翁源县,从小父亲就教他园林绿化、果树种植方面的知识。受其影响,1990年高考毕业时,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广东省林业学校,并选择了林木果树专业。

1993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罗田林场,成为一名技术员。首个任务就是负责林场内松树线虫病、松突园蚧病区松林的改造指导。线虫病号称“松树癌症”,若松树染病最快的40天就会死亡,如不进行人工有效干预,3-5年便可摧毁成片松林。

砍伐病死树、清理林地、打穴施药、改种桉树……每一个过程,他都亲力亲为,“每天穿着胶鞋,戴着草帽,又是种树又是挖土,皮肤晒得黝黑,但吃得好睡得香,浑身充满干劲,像被打了鸡血。”1997年,在林场职工共同努力下,虫害被彻底消灭,其间总计完成速生桉树及果材等经济林种植1.2万亩。

2004年8月,深圳市委、市政府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城市林业发展道路。次年,深圳划定全国首条生态控制线,要求控制线内除了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旅游设施和公园外,其他建设一律严格禁止。

当时,罗田林场大部分面积被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内。也就是说,必须砍掉经济林,改种生态风景林。王会周说,“昔日由我指导改种的万亩桉树等经济林,如今又由我负责将它们砍掉,虽于心不忍,但得顾全大局。”

随后,王会周根据林区内不同地形特点,选择火力楠、秋枫、樟树等适合树种,采取小群落、大混交方式,将不同品种树种多层次混种。2008年,林场进行了最后一批桉树的砍伐与交易,进入全面保护阶段。到今年,他也完成近万亩生态风景林建设;林场亦由经营型林场,成功转型为生态公益型林场。

筹建公园 为民谋福

经原广东省林业局批准同意,罗田森林公园于2004年5月建立。2005年起,已是林场部门负责人的王会周负责公园筹建工作。

前期规划设计中,经过多方研讨,公园选址被确定为林木长势较好、地理位置更有优势的东部片区,即现在的燕罗街道。整个森林公园划定总面积576.39公顷,占林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此后,公园内部规划修改调整过无数次,但无论怎样,他始终坚持一条准则,就是在确保公园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公园内丰富自然景观和罗田本地悠久民俗文化,打造一个以“山水野趣”为特色的生态文化型森林公园。

该公园筹建工作,前后历经了近10年,中途还因改革面临资金问题,从区投区建改为市投区建。2015年,公园终于要开工了,但开工前还必须解决1500亩的承包经营林地收回问题。刚开始,部分承包村民不理解,也不配合。经过王会周等人多方解释沟通,大家了解到森林公园规划建设蓝图及政府将按标准给予补偿后,逐渐转为主动配合。

收地工作如期完成,公园建设快马加鞭,2018年终于建成,成为全市首个集徒步登山、游览观光、科普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省级森林公园,并免费向市民开放,年均接待游客量超60万人次,单日最高突破2万人次。为将林场彻底变成一个广大市民畅享“森”活的好去处,罗田林场科学利用现有资源,持续提供景观并优化服务,智慧公园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届时公园管理将全面实现数字化、智能化。

“扎根罗田28年,山林变风景、林场变公园。每每想到这些年的变化,想到自己也是参与其中的一分子,我既庆幸又满足。”王会周感慨道。

宝安日报记者 刘正金 通讯员 吴漫霞 文/图

新闻推荐

翁源黄洞村: 大力建设省级“红色村”

本报讯翁源江尾镇黄洞村积极落实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开展“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案》,大力建设省级“红色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