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宋代铸币厂阜民钱监:昔日规模位居全国第二 如今旧址湮没踪迹难寻
惠州市博物馆展出的铜钱,出土于东平窑头村
插图/杜卉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陈骁鹏马勇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陈丽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这是诗仙李白笔下卓然生辉的冶炼场景。感今怀昔,不为人们熟知的是,惠州在宋朝时期也曾有“火星四射,紫烟蒸腾”的冶炼铸币盛况。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惠州阜民钱监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设置,是当时全国十六个钱监之一。
在惠州绚烂多元的历史文化符号中,阜民钱监是一块被大大低估的历史“瑰宝”。史料记载,惠州阜民钱监钱币产量曾居全国第二,仅次于韶州永通钱监。作为当时惠州规模最大的手工生产作坊,由阜民钱监辐射带动的铸钱业,促进了当时惠州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阜民钱监遗址所在,一直是相关史学专家、学者们煞费苦心求解的历史谜题。奈何现存可考的资料和文物甚少,昔日“全国第二大钱监”的真实面貌,依然被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
壹钱币产量一度全国第二,用工规模至少千人
钱监,指的是古代政府设置的铸币机构,负责监督钱币的铸造和流通。通常选址在盛产铜铁、交通便利等适合铸钱的地区,各地的钱监都有不同的监名。建在惠州的钱监就叫“阜民钱监”。
追本溯源,宋朝时惠州乃至全国多地铸钱业兴旺,与当时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言:“宋朝的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十九世纪前的最高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激增,朝廷大肆增设钱监、铸造钱币以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北宋元丰年间,宋朝的铜钱铸造业达到了鼎盛时期。
据史料记载,惠州阜民钱监产量最高时年铸铜钱70万缗(每缗1000钱),仅次于年铸80万缗的韶州(今韶关)永通钱监,一度跃居全国第二。
“阜民钱监或是当时惠州规模最大的手工生产作坊。”据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副所长、惠州文史学者何志成分析,五代时南唐一个工人一年铸铜钱1500缗,按此标准推算,惠州阜民钱监年铸量70万缗,则需铸工近500人,加上制范、磨铣、后勤供应、监工管理、护卫监卒等,用工规模至少千人以上。
可见,阜民钱监的生产规模以及对当时惠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可小觑。
据何志成介绍,阜民钱监铸造品种有“熙宁元宝(通宝、重宝)”和“元丰通宝”以及“崇宁通宝”等年号钱。
从铸币版式来看,熙宁元宝以小平钱为主,钱文旋读,有篆、楷、隶三种书体;熙宁通宝则多是折三铁钱,也有少数小平钱,钱文旋读;但有研究表明,也存在极少数直读珍品,书体为楷书。熙宁重宝为折二钱,型制有大小之分,钱文旋读,书体与熙宁元宝相仿。
而元丰通宝铸造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1085年),面值有小平、折二钱和铁钱三种。书体则分为篆、行、隶三种,互成对钱,钱文旋读。
值得注意的是,崇宁通宝钱铸于崇宁年间(公元1102年—1106年),有铜、铁两种材质。崇宁通宝铜钱有小平钱、折二钱、当十钱,面文“崇宁通宝”,旋读,书体为宋徽宗瘦金体楷书。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研究员刘汉新收藏着数枚疑似出自阜民钱监的古钱币。记者观察发现,个别古钱币历经千百年时光,钱文已经漫漶不清,不过其中一枚钱币保存完好,面文旋读,“元丰通宝”仍可辨认,通体有蓝绿锈。
刘汉新表示,这些古钱币出土于惠州白鹤峰山下南面归善县治大堂旁,或为阜民钱监所铸。
贰铜材主要来自韶关,所铸钱币藏于国库
钱监的选址颇有考究。相关史学专家分析宋朝两广区域的钱监位置后发现,宋王朝设钱监的选址,不仅基于商品经济活跃和军事开支的需要,也出于铸钱所需的原料开采供应、调运难度和成本等方面的考虑。
“阜民钱监铸钱所用铜材主要来自韶关。”何志成分析,铸造铜钱的主要原料是铜、锡,当时广东发现的铜矿主要集中在粤北,其中又以曲江岑水场最为著名。于是,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朝廷于粤北韶州置永通钱监,就近取材,就地铸钱,生产规模一度位居全国第一。
永通钱监的壮大反过来促进了当地铜矿的开釆。到了熙宁三年(1070年),仅岑水场及其附近铜矿生产的铜,除满足永通钱监用通外,尚有余铜200余万公斤,遂开始向其他钱监输送铜源。
何志成介绍,最初永通钱监的铜源被调往远在西北的陕西钱监,运输难度和成本居高不下。为降低调运成本,朝廷便在与韶州水路相通的惠州增设阜民钱监铸钱。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惠州盛产锡,亦是铸造铜钱所需的主要原料之一。据《宋要会辑稿》记载,元丰年间惠州年产锡221778公斤。得益于丰富的原材料供应,阜民钱监逐渐发展成为北宋最重要的钱监之一。
“阜民钱监不像其他钱监,所铸钱币并非在全国十三路行使,而主要内藏于国库。”何志成指出,这些钱作为国库储备货币,由朝廷掌管支出。
上述推论得到众多史料印证,其中,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载,熙宁七年(1074年)广东转运司上奏:“韶、惠州永通、阜民二监岁铸钱八十万,比又增铸钱三十万,近有旨改铸折二钱,一岁比小钱可增二十万。欲乞以所募舟运至发运司,改兑小钱入京,以为军国之计。”宋神宗批曰:“惠州阜民钱监,治平四年置,所铸钱系内藏库岁额,止自前年移拨与转运司买铜,今既有羡余,宜复归内藏库。”
叁阜民钱监曾二度兴废,遗址安在至今成谜
据考究,历史上惠州阜民钱监曾经历二度兴废。北宋熙宁、元丰年间,铸钱业空前繁盛,然而全国新增钱监过多,也带来铸钱过滥的“后遗症”,甚至出现铜钱价格不及原材料的情况。不少百姓为谋取利益,私毁铜钱造器,市面上大量铜钱被熔毁制成铜壶、铜炉等用品。
北宋熙宁年间,朝廷开放钱禁,大量铜钱流出异国番邦。加上藏钱风气浓厚,铸钱规模创历史之最的北宋,竟频繁闹“钱荒”。多方因素交织影响下,繁盛一时的北宋铸钱业终究没有逃过“盛极而衰”的历史规律。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元丰年间岑水场的铜产量逐年下降,难以再向阜民钱监输送铜材,故惠州阜民钱监被罢废在所难免了。
据何志成分析,苏东坡来到惠州后,发现惠州驻军缺少营房,便上书提议用“阜民废监”留下的废窑和燃料生产砖瓦,“度三百间瓦屋”为营房;又提议将一部分驻军人员迁入阜民钱监工人宿舍居住。据此推算,惠州阜民钱监第一次被废应在元祐二年(1087年)至九年(1094年)之间。
又据《宋史·食货志》记载,由于元丰年间全国钱监被罢十四监后,铸钱量锐减,至崇宁初全国“钱荒”问题凸显,因此崇宁三年(1104年)十二月,又复置惠州阜民钱监,改铸折十“崇宁通宝”大钱(一当十使用),主要用于支付全国钱监向英州等地购买铜料的款项。但不久(约一年多)又第二次被罢废。
南宋高宗即位,金兵南下,经济衰退,采矿业受到严重破坏,铸钱业也因此一蹶不振,一落千丈。
岁月变迁,千年府城昔日冶炼铸钱的火光已经淡去,阜民钱监遗址也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关于其所在地的分析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那段“火星四射,紫烟蒸腾”的历史,早已被深深烙在了散落各地的古钱币中,历久弥珍,静待后人探索挖掘。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把好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关的前提下,曲江梅花河截污干管建设工程全线复工,施工人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