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欢歌毛知事
1917年6月的一天,赤日炎炎,知了声声。墨江河上船来船往,号声不断;墨江码头商贾往来,热闹非凡。
闻讯一位履职仅7个月的县知事即将离任,前往南海任职,士农工商各届人士纷纷涌向墨江河岸,设酒饯行,深情挽留这位毛公县知事。
毛公是谁?查《始兴县志》得知:毛公者,名丕恩,河北人,民国5年(1916年)11月至民国6年(1917年)6月任始兴县知事。他关注学校,属意农业,曾捐赠白银百元作为修纂县志经费。
当时虽已是民国时期,然风雨飘摇,政局多变,袁世凯窃国称帝,战事四起。始兴地处粤赣通道,民风开化,追求民主和进步的呼声日趋激烈。1916年端午节,石下村李士斌响应孙中山讨袁护国,率三百民军反袁起义,围攻始兴县城,驱拥袁县官毛琦,惨遭镇压。随着政坛更迭,短短的一年间,五易县官(1916年先后任县官的有毛琦、曹之珍、何万抟、黄炳麟、毛丕恩),加之时局不稳,百姓颇有微词。人们渴望安定的政局,过上稳定的生活,邑人盼明官犹如久旱之望云霓。
毛丕恩到任后,县公署(县政府)除原有知事一职保留外,废除了封建时代的旧机构,县设置推事、检查、专审员各一名,县知事兼任警察事务所所长,风气得到匡正。在兼任警察事务所所长期间,他在司前、溯源(今罗坝)等处增设警察分驻所,严厉打击山匪流寇;同时动员各村大兴土木建造围楼自卫,使围楼之间遥相呼应,号召一村有难、百村驰援,使在任期间治安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民国初年,私塾众多,新学势薄,没有中学。1915年3月创办了始兴中学,校址在墨江艺苑(现丹枫北苑)。毛丕恩次年11月到任后,摒除往日私塾积习,革新教学方法,希望培养一批既有科学知识又有国学根底的人才,对该校教师配备、生源招收、新课程设置、种树绿化等建设尽心谋划;同时,倡议并捐款修《始兴县志》,以资政育人,弘扬传统文化;在教师学生中宣扬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民权、民生思想,播下了革命种子,培养了始兴革命先驱张光弟、牺牲于长沙会战的刘世焱少将等一批优秀人才。
始兴历史上为屯兵之地,曾设五所五营,足见其“粤北粮仓”地位。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下,毛丕恩号召宗族乡贤兴修水利,规避自然灾害,带头捐赠济农赈灾款项。大力浚通水运,加大对外贸易,县城河边街、水云楼街、十字前街、十字后街,商贾云集,一片繁华。
毛丕恩体恤民情,访贫问苦,深得人心,始兴面貌在短时间内为之一新。面对毛知事的离任,乡绅黎首伤感不已。始兴坊间得知毛知事即将调任南海,邑人依依不舍,送别的人群越聚越多,墨江四角井码头一时水泄不通。面对百姓箪食壶浆的深情厚谊,毛丕恩感动不已,一边是百姓挽留,一边是上命难违,毛知事感慨万千,慨叹抱负未成,愧对百姓,遂作《毛知事答谢歌》,诗云:
惭愧宰官身,无才又无能,木兰福辙莅始兴/观政已七月,政治朝刷新,惭愧有愿多未成/办办小学校,种种纪念林,谬叨各界颂廉明/握手江干送,依依不胜情,聊歌一曲谢诸君。
政声人去后,望着一叶轻舟载着的县官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欢送的人群依然久久不愿离去,惋惜之情油然而生。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
新闻推荐
▲村民们走进特色展馆参观。本报讯2019年以来,始兴县推动全域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标准化全覆盖建设,鼓励各乡镇利用废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