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荫冉冉遍山乡 用心用情造样板 韶关全域“创森”成效亮点综述
初冬的韶关,穿城而过的浈江与武江,在城中心汇入北江,缓缓流淌的三江绿水与两岸翠色的装扮,在“动”“静”之间形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尽情享受山水之乐的同时,仍在精心描绘着这幅画卷,用智慧和勤劳努力创造出一个“雅致、生态、诗意”的绿水青山美丽城市。
2019年,韶关市级创森五大体系24项工程345个项目已全部顺利完成,获表彰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填补了粤东西北城市在绿化成就最高奖项上的空白;2020年,所辖7个县(市)均实现了创森申请和总体规划的“双备案”。至此,韶关的森林城市建设翻开了新的篇章。
全域响应“创森”工作高位推进
韶关,地处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是全球北回归线同纬度上保存最完整的一块绿洲。全市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等反映森林资源的核心指标数据均稳居全省前列。
2018年,韶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优良的森林生态资源禀赋,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全省率先吹响了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号角。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两年多来,在由市长任组长的韶关市创森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韶关高标准编制了《广东省韶关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高规格召开全域创森工作动员会,创新性提出了“全域”创森概念,高水平构建了市级和县级森林城市、森林小镇、森林乡村四级联创机制,高质量实施了“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全民享绿”行动,一幅盛世山水丹青图正在善美韶关这片大地上铺展开来。为了让森林城市绿意更加浓厚,过去一年来,全市上下以生态保护修复为重要抓手,全面落实好造林绿化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同时结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336”计划、县城提升“439”计划、乡镇(镇街)提升“139”计划,四级联动全力提升城区、镇村绿量和绿化质量。
目前,韶关市已累计完成造林与生态修复5.64万公顷、石漠化区域治理0.94万公顷、矿山复绿面积40.58公顷,实现了石漠化面积缩减、程度弱化、植被盖度提高等三大变化。
绿植全城顾盼之间满眼皆翠
一城森林绕三江,满目青翠映古城。初春的张九龄纪念公园项目工地上人头攒动,这里既是复工复产的火热施工现场,更是韶关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领广大干群开启新一年播绿植绿之旅的首个“打卡点”。
韶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绿化工作,市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每年多次带头参加植树活动,带动社会各界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大地植绿”高潮。创森工作启动以来,在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领下,全市干群接力植绿,现已完成森林抚育13.2万公顷,生态景观林带建设40.1公里,年均义务植树总株数680万株、尽责率达97.3%,春季造林进度连续三年全省排名第一。
位于韶关南部深山的大宝山矿,埋藏多种金属,是韶关的“聚宝盆”之一。矿山周边的酸性土壤和重金属废矿是该矿发展中绕不开的棘手问题。两年前,记者曾来过该矿,彼时,山岭荒芜,沟壑纵横,满地废渣废水,难觅树木花草。
此次再来,这里已满目青翠,原来,该矿运用“原位基质改良+直接植被”的办法,不改变废矿区地形与土壤结构,调控微生物群与控制产酸的微生物类群,阻滞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运用这种办法,大宝山人“啃下”了一座座百孔千疮的废矿山。乔木、灌木、草本、蕨类等32个植物品种满布大宝山矿的各个山头。据该矿统计,目前该矿的植被覆盖度已达95%。该修复项目更获广东省“十大生态修复样板”工程,被《人民日报》登载报道。
大宝山矿复绿是韶关全面推进森林生态治理修复的一个缩影。创森工作开展以来,韶关紧抓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试点建设,贯彻落实“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治理修复原则,积极开展石漠化区域综合治理、红砂岭综合治理、南水水库生态建设等生态系统治理修复工程。
一项项工程实施下来后,韶城绿色愈来愈浓,“颜值”不断提升。
绿歌萦绕创建氛围日渐浓厚
要完成绿色发展的大计,让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显得尤为重要。
韶关在大力开展“大地植绿”的同时,更加注重“心中播绿”,持续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森”宣传活动,让植绿、护绿、爱绿的意识深植于城乡百姓心中,不断提升创森的群众知晓率和支持率。
炎炎夏日,一堂网络直播科普课在始兴县水南村开讲,直播现场,主持人与当地干部群众互动,向观众绘声绘色地介绍了水南村的美景及该村600年树龄的古樟树保护情况。活动中还举行了“市花送市民”有奖问答,随着一盆盆兰花被送出,直播热度不断上涨,数据最终定格在20万人次观看,4.4万人次留言上。
这场直播科普课正是韶关创新“创森”宣传推广方式的一次大胆尝试。除此之外,韶关还开展了全域创森巡回主题宣传、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实施20周年主题宣传、城市徒步、穿越莲花大道自行车健身骑行、元旦环城跑等创森主题宣传活动80余场次,有效扩大了创森宣传面。
更值一提的是,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并参与到韶关全域创森活动中来,韶关还紧跟潮流精心制作了“创森”主题MV“创森Mojito”,在网络上吸引数十万人“围观”,生动展示了韶关生态资源和创森成果。
游赏兼顾城市增绿深受欢迎
周末,韶州公园内,市民游客漫步在公园中央的人造湖踏月桥上观景;林桥公园里,三五家长带着孩子休闲散步,放飞纸鸢;还有那矿山公园旁,一群汉服爱好者或倚亭远眺,或垂首观鱼,或迎风起舞,只为留下一组古韵十足的古装照。走访于韶城三江六岸与各县(市、区)生态廊道周边,基于创森工程的全线铺开,大小园林景观比比皆是。
韶关始终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创森的落脚点,坚持从细微处入手、从市民身边入手,切实提高群众在创森过程中的获得感。依托城市绿化提升建设、中心城区扩容提质“336”计划,韶关打造了韶州公园、林桥公园等一批绿意盎然的城市公园。全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4.86%,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平方米,实现“开窗见绿、出门进园”。
游园必有路。蜿蜒灵动的阅丹公路旁,低处一丛丛格桑花迎风招展,高处一排排新栽种的苗木向外延伸,远远望去,层次分明;笔直平坦的莲花大道上,乔、灌、花、草合理配置,驱车而过,“三季见花,四季常绿”。
为让市民出门就能看见公园绿地,实现“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的“创森”小目标。韶关结合公路路域环境、国省道沿线环境及扬尘治理、普通公路路长制“136”行动工作方案,统筹推进全市公路绿化、乡村绿化美化等生态工程建设。突出“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建成“林路相依”的城市森林生态景观格局。
现在,韶城市民开窗即可看见满目青翠,出门便可闻得阵阵花香,行走在大街小巷还能随时听到鸟儿欢唱。“这就是幸福的味道。”市民王立梅不禁感慨。
兴林惠民生态产业“福利”满满
韶关种茶历史悠久,早在1200多年前,乐昌、仁化就有茶叶生产,各县(市、区)所产茶叶远销多省,亦树亦花的茶树,成了不少村镇居民的摇钱树。而在“创森”过程中,韶关立足资源禀赋,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大力发展如茶叶这样的绿色富民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立了一套绿色惠民的森林产业体系。
据介绍,韶关当前以建设“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契机,持续扩建和提升乡镇生态茶叶、油茶及林下经济基地。全市现有茶叶基地4713公顷,油茶基地16000公顷,省级林下示范基地22个。
在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翁源核心区的翁源兰花交易市场内,微微兰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丘培安一边安排兰花直播销售事宜,一边整理和统计着待发往全国的兰花品种和数量。他说:“这段时间我们直播每天观看量均超1万人次,顾客回购率超过50%。”位于翁源兰花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兰花交易市场,有着丰富的兰花产业优势资源以及完善的商贸物流配套设施,丘培安入驻短短2个月便通过直播售出价值超过20万元的兰花,平台效应明显。
自创森以来,韶关全市新增了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目前,已建成了翁源兰花、新丰茶叶、浈江油茶、仁化柑橘等1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了特色产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充分体现了创森产业体系建设成效,全力助推了乡村振兴发展。
将“创森”与生态农业协同发展,实现增绿与增收并重,在“创森”的大潮中,韶关正以自己特殊的绿色财富理念,生动描绘出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画卷。
“绿色之风”已吹遍了韶关每个角落,深深地烙印在每个韶关人的心中。创森以来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为韶关力争2021年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首个“全域国家森林城市”积蓄了强大的绿色能量。
新闻推荐
维护人员进行5G网络保障。5G智慧钢铁示范基地。改革开放以来,移动网络经历了从1G到5G的更新换代,而每一次移动通信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