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重评能提高条件性恐惧的消退效率廖素群 郑希付

韶关日报 2020-11-07 08:54

探讨:情绪认知调节对条件性恐惧效价评估和恐惧关联预期学习的影响

焦虑症、恐惧症是当前社会中高发的心理疾病。条件性恐惧基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是研究恐惧记忆的获得、存储、提取和消退等过程的实验模式,其结果可以分析恐惧症、焦虑症和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等情感障碍的病理机制。

条件性恐惧源自厌恶性US(unconditionedstimulus,US)如最初的惊恐刺激、社会压力、创伤事件等,与中性CS(conditionedstimulus,CS)如某情景、某人某物体等,经过多次结合(CS-US)习得条件性恐惧后,当再次接触到中性刺激CS时也能引起个体厌恶-防御性条件反应。相反,如果条件刺激CS反复单独呈现而不出现厌恶刺激,先前习得的对CS的恐惧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一过程称为消退。恐惧消退是暴露疗法用以治疗恐惧记忆的基础。

效价是指个体对于一个事物的吸引(愉悦)或排斥(厌恶)程度,包括正性效价和负性效价。条件性恐惧中CS的负性效价来自效价条件性评估过程,是基于联想记忆的一种学习过程;由于CS和US同时出现,个体将CS和US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编码记忆,单独呈现CS即能激活US心理表征,由此US将其包含的负性效价传递给CS,形成CS负性效价。US预期学习是条件性恐惧中另一种学习过程,它依赖于CS和US同时出现的统计概率,由于CS和US多次结合,CS成为个体预测US出现的信号,产生对US的预期。US预期值反映了个体对CS-US恐惧关联可能性的判断,而消退就意味着个体对CS-US关系预期值的下降。效价条件性评估被认为是条件性恐惧过程的核心,在消退过程中,CS的负性效价比US预期值更难消退。

认知重评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但认知重评应用于条件性恐惧反应范式的研究不多,且认知重评对恐惧记忆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存在争议。本研究使用辨别式条件恐惧范式,该范式包括两个CS,其中一个CS与负性图片关联即为CS?,另一个不与负性图片关联即为CS+,通过该模式个体能习得安全信号和危险信号的区别并作出不同预测。

本研究主要探讨情绪认知调节对条件性恐惧效价评估和恐惧关联预期学习的影响,进一步讨论了它对条件性恐惧习得和消退影响的可能机制。

方法:分为对照组和重评组进行条件性恐惧习得和消退的测试

对象筛选和分组:使用GROSS情绪调节方式自评问卷对在校大学生的情绪调节方式进行测量,筛选认知重评能力较低的被试。共发放问卷476分,有效问卷452,共104人符合,以自愿为原则,共68人报名(男生20名,女生48名),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重评组。

实验前1-2天,召集被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重评组。对照组观看一组中性图片;而重评组进行积极重评训练。如负性图片(一个人在医院病床上奄奄一息)与中性图片(如一张狗的图片)同时呈现,被试通过关联会对中性图片产生情绪体验。消极的关联会引起负性的情绪,如“这只狗咬伤了一个人,它携带的狂犬病毒让这个人正在住院”;积极的关联会降低负性情绪,如“这只狗在它主人住院期间一直在守候等待它主人归来”;两者的关联分离也能降低负性情绪,如:“这只是一只狗,它和医院那个人没有什么关系”。训练持续时间约为30~60分钟。

条件恐惧任务分为两天,第一天进行条件性恐惧的习得和消退两个阶段,24小时后(第二天)进行条件性恐惧再消退。在习得前(习惯化后)、习得后(消退前)、消退后、再消退前和再消退后,均要求被试口头报告对CS的恐惧程度。

对条件性恐惧习得前(习惯化后)、习得后、消退后、第二天(24小时后)再消退前和再消退后五个时间段的恐惧情绪效价进行刺激类型(CS+/CS?)和组别(重评组/非重评组)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评组保持了良好的恐惧效价的消退效果

习得前,重评组的CS恐惧程度的评分比对照组低,习得后两组恐惧情绪显著提升,且差异不显著。因此,重评训练未能阻断低认知重评能力个体在条件性恐惧习得过程中恐惧情绪的获得。

两组均成功习得条件性恐惧,对CS+和CS?信号辨别上差异不显著。因此,重评并未改变低认知重评得分个体对条件恐惧反应的US预期学习,也没有显著改变其在条件性恐惧习得过程中对安全信号(CS+)和危险信号(CS?)的辨别能力。

重评组在条件性恐惧消退即24小时后的再消退之后恐惧情绪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显著,因此冲破训练提高了消退阶段对危险信号CS+的负性情绪效价消退效果。且在24小时后重评训练能显著抑制认知重评低得分水平个体的条件性恐惧返回。

对预期值分析显示,重评训练能促进个体US预期值消退,并在消退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区别危险信号和安全信号的能力。经过第一天和第二天的消退,对照组US预期值与重评组之间差异减小,说明在对照组中消退恐惧需要更多的消退训练才能获得与重评组相似的消退效果。因此,两组在消退过程中对危险信号CS+和安全信号CS?的辨别以及消退效果均存在明显差异,重评组的消退效果优于对照组。

比较分析两组的消退情况,在第一次消退过程中,重评组CS+预期值在整个消退过程中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CS?的US预期值在消退早期中发生分化。

进一步比较第一次消退最后一个试次和24小时后再消退首个消退试次的US预期值,重评组CS?和CS+的预期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显示,随时间推移,重评组US预期值消退效果的降低程度显著较少,说明重评不能阻断消退返回,但显著减弱了消退返回。进一步分析第一天消退后与第二天再消退前两组的恐惧程度变化,发现两组对CS?的恐惧程度变化差异不大,但重评组对CS+的恐惧程度降低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重评组保持了良好的恐惧效价的消退效果。因此,重评训练能较好保持负性情绪效价的消退效果,抑制条件刺激的恐惧返回,且维持时间至少为24小时。

讨论:重评训练不能阻断条件性恐惧的获得和恐惧消退返回,但能显著提高条件性恐惧的消退效率

重评训练不能阻断条件性恐惧的获得和恐惧消退返回,但能显著提高条件性恐惧的消退效率,重评训练并未降低个体的恐惧关联学习能力,但能有效抑制其在条件性恐惧习得过程的负性情绪效价,并促进负性效价的消退,并维持超过24小时的长效消退效果。

重评可能通过修正厌恶性对个体的知觉表征,更新了恐惧刺激的心理表征。根据条件刺激形成的整体假说和参考假说,在条件性评估过程中,个体将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编码记忆,重评修正的非条件刺激的心理表征包含的负性情绪效价,因此其传递给条件刺激的负性情绪效价也降低。

双神经通路理论认为在条件性恐惧的习得和消退过程分别形成两种记忆:恐惧记忆和恐惧消退记忆。认知重评有利于厌恶刺激表征重建,在消退阶段,虽然不呈现厌恶刺激,但中性非条件刺激能激活厌恶刺激的心理表征,并重建新的厌恶刺激表征,强化了厌恶刺激的非恐惧效价。另外,厌恶刺激心理表征的重建可能激活了在习得阶段的恐惧记忆,促使暂时重返不稳定状态,在此阶段恐惧记忆很容易受干扰或破坏,从而可能被改写或清除。

当前的结果拓宽了人们对认知和情绪及其相互影响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条件化恐惧的发展和维持的机制,将能增强个体的情感调节技巧的策略整合到传统的认知治疗、暴露治疗,为优化暴露疗法预防恐惧复发提供新的思路。

(第一作者单位:韶关学院教育学院、第二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新闻推荐

韶关市检察院举行肇庆市、韶关市基层检察院结对共建工作启动仪式 结对共建拓思路 优势互补促发展

两地基层检察院结对共建工作启动仪式现场。本报讯为促进基层检察院之间经验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近日,韶关市检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