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有效投资谋长远 赋能经济发展提后劲 “韶关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系列综述之五

韶关日报 2020-11-06 09:13

随着一个个投资项目在韶关市落地生根,韶关市发展后劲更足。韶关日报记者张伟 摄

深秋时节,韶关新区在“韶关蓝”的映衬下一片红火。随着最后一泓水泥被泵送混凝土车的长臂灌注到房顶,位于韶关新区,计划投资3.5亿元的新蓝天纺织项目顺利封顶。今年1—9月,韶关新区已完成工业投资9.17亿元,同比增长187.7%。在有效投资撬动下,一个个项目犹如动力“引擎”,驱动着韶关新区破浪前行。

在消费、投资、出口这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具有动力大、见效快的特点,可谓“头马”。可一直以来,投资不足却制约着韶关经济的发展。

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上,市委书记王瑞军强调,要牢固树立抓投资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紧紧抓住扩大内需战略机遇,以建设现代基础设施为重点,引导资金跟着项目走、要素跟着项目跑,通过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为韶关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有效投资正成为加速破解制约韶关市发展结构性问题,加快韶关市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有力一招。

靶向招商抱团发展延长产业新链条

从交通运输到园区建设,从城市提升到产业发展,一个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项目正在韶关市全速推进,建设工地上的机器轰鸣组合成了韶城铿锵前行的鸣奏曲。而此曲的序章,名为“招商”。

招商引资,始终是贯穿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助推有效投资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的手段。长期以来,韶关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突出招商引资优先工作地位,下面这一镜头就是最好的例证。

“各位客商大家好,很高兴在电脑屏幕前见到大家,我是来自韶关市商务局……”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韶关市招商工作不但没有停歇,更加了一把狠劲儿。在“铜鼓精神”的引领下,韶关市党员干部通过搭建“云视频系统”,持续开展对接客户、项目洽谈活动。以“云”为媒、以“网”为桥,实现招商信息“不封闭”、招商工作“不停步”、招商项目“不断线”。

为了扩大有效投资,韶关市主动利用“双区”“双核”辐射,带动全市产业有效融入大湾区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我们将围绕韶钢、韶冶、比亚迪、东阳光等"链主"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引导在韶企业增资扩产、延伸链条。”市商务局局长张雯表示,要通过不断加强产业平台建设以及对现有产业上下游企业的招引,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成色。精准对接一批高能级、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市场主体来韶投资兴业,帮助韶关抢占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制高点。

张雯还透露,接下来,韶关市还将借助筹办2024年第五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的契机,拓宽商路。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开展中介招商、以商招商,积极邀请、努力吸引大湾区珠玑后裔和海内外广府人来韶寻根问祖,并充分发挥异地韶关商会作用,凝聚乡贤力量,促进乡贤回韶投资。

立体交通多路掘进铺设对接快车道

招商为要、项目为王。怎样的项目能有效拉动投资?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发力布局交通设施建设是韶关市扩大有效投资的另一个重点。

韶关是广东北部门户,是“一核一带一区”通往内陆腹地的重要交通通道,越发密集的铁路、公路路网是韶关市多年来交通建设的沉淀,也是韶关市成为广东省重要交通通道的基础。新时代新发展有新需求,单纯的陆路运输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们的优质农产品需要在最新鲜的时候被运出去,我们众多的旅游资源在等着天南地北的游客前来观赏,从速度和覆盖面来说,飞是最有效的途径。韶关是桥城,因为水系发达,我们才会多建桥,既然水系发达为什么不用起来?”韶关学院商学院副教授涂智苹认为,交通是产业发展的奠基石,编织好水、陆、空立体交通网,是交通运输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大对交通建设项目的投资,可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取得双份回报,提升韶关市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竞争力。

涂智苹所思亦是韶关市当下所谋。

站在市中心,记者可感,此刻,有风起于南岭,有潮涌于北江。

北眺,韶关丹霞机场建设正酣。这座总投资16.67亿元,工程设计目标年为2025年的广东第9座民用机场,建成后预计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000吨,有望成为带动韶关乃至周边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南顾,北江航道“五改三”工程现已完工,北江航道孟洲坝枢纽通航在即,韶关港乌石综合交通枢纽一期工程和白土作业区一期前期工程已箭在弦上……韶关港航建设即将迎来新发展契机。

在这些交通项目的建设工地上,南岭干部学院建设展现的“六种精神”得到完美再现。项目建设者们正按全市抓项目促投资大干160天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要求,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气神,以守初心担使命的实际行动,把项目都建成精品,大力推进韶关交通高质量发展。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唐明强介绍,接下来,韶关市将加快推进高速公路“133”工程建设,打造经济、高效、绿色、智慧的现代化专业港口,并协助有关部门谋划好厦昆高铁、沪穗高铁、京广高铁二线,强力提高韶关市与“双区”“双城”交通对接水平。

数据支撑打造支柱赋予工业新动能

在刚刚过去的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20个重点方向和支持政策。

作为老工业基地,韶关市持续在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紧紧立足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深化与大湾区产业协同共建。更把大数据产业作为六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加大投资,重点发展,致力于构建和打造智慧城市、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基础设施配套三位一体的产业集群。

在莞韶城黄沙坪“互联网+”特色小镇旁,华韶数据谷项目正在加紧施工,目前,项目一期数据中心和运营大厦建设即将进入封顶阶段。从去年5月签订框架协议,到今年主体工程竣工,一年半的时间里,华韶数据谷项目在韶关市相关部门的推动支持下,通过支部建在项目上,成功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以倍道而进之势实施推进。

华韶数据谷是省、市重点项目,也是韶关市融入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先行项目。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华韶数据谷首席科学家赵淦森告诉记者,华韶数据谷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包含数据智能信息港;产业孵化加速基地;相应产业配套服务三大块内容。其中,数据智能信息港将会结合最新的数字经济、产业技术以及韶关生态优势,建设五万个高功率机柜,建成后将会成为全国最大的单体数据港,为韶关将来引进大数据龙头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大数据领军人才提供支撑平台。

数据产业的加快发展,为韶关市制造业经济注入了新动能,目前,除华韶数据谷外,鹰硕大数据中心、联通BPO二期、零重空间高频遥感监测等项目均在加快建设中。

“当前,我们正围绕"政、产、学、研、资"等大数据产业配套资源,补位大湾区产业空缺,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培育壮大韶关市数字经济特色产业集群,努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迈上快车道。”市工信局信息化与数字产业科科长万兴民说。

其实,大数据产业的方兴未艾只是韶关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冰山一角。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韶关市正积极实施“立柱”工程,着力打造钢铁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含5G)、生物医药、有色金属(含稀土)、精细化工5大支柱产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批精品化、高端化的企业将成为韶关市制造业的新亮点。

眼下,走在韶州大地,无论是在工业园区、建设工地、生产车间,还是在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都能听到韶关砥砺奋进的时代足音。一个个新项目犹如一颗颗种子,为韶关带来经济发展的希望。

越是困难越向前。希望的种子要用实干的汗水来浇灌,方可生机盎然。接下来全市干群将披荆斩棘、埋头苦干,发扬“铜鼓精神”和南岭干部学院建设展现的“六种精神”,让希望的种子成长为支撑韶关高质量发展的参天巨树。

新闻推荐

改革新动力拓宽发展新空间 “十三五”韶关发展改革工作回眸

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3492.42亿元,年均完成投资698.48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共完成1370.37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