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河流有了“专职管家” 水清岸美景如画 吸引游客来“打卡”

韶关日报 2020-10-14 08:59

游客到万里碧道打卡。姚志豪摄

近年来,仁化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打赢碧水攻坚战,一条条河流有了“专职管家”,一群群河小青踊跃上岗,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实现了从“有名”到“有实”、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的转变。近日,韶关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对县级2019年度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考核结果,仁化县名列前茅,获得优秀等次,这是该县继2018年度获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考核优秀等次又取得的重要成绩。

干群齐心共促“河长治”

在董塘河畔,河小青们忙碌起来了,不仅走进沿河村居发放环保宣传资料,还与村民一同疏通河道淤泥、栽种绿植。一名河小青说:“河水变清变绿了,村民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自觉维护河道环境,我们的任务更轻松了。”

沿着河畔没走几步,便看到一块河流河长公示牌矗立在岸边,河长姓名、职责、管护目标及监督电话等信息一目了然。仁化县水务局副局长杨永新说:“这相当于河长的一张"身份证",群众一看就知道这条河是归谁管的,发现水污染现象可以第一时间打电话联系责任人,及时解决问题。”

据悉,仁化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担任第一组长和第一总河长的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县四套班子领导分别担任河长、河段长,县、镇、村、组四级主要领导干部各担其责,全县范围内河流实行“一河一长”“一河一档”“一河一策”“一河一治”,形成了“党政领导、河长主导、流域统筹、部门联动、系统治理、齐抓共管”的河长制工作格局。去年以来,全县1046名河长大力践行“脚上有土、心中有谱”的工作作风,结合“一线双联”“民情夜访”活动,开展巡河逾12万人(次),协调解决问题1497个,真正做到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以“河长制”促“河长治”。

狠抓源头护一江碧水

“水浮莲、漂浮物清理干净了,河水清澈,鱼虾同游,小时候的锦江景象又回来了……”正在河畔散步的杨女士感慨。

“我们建立了"清四乱"工作"两周一通报排名"制度,对全县"清四乱"问题进行集中梳理和登记造册,逐宗明确任务清单及完成时限,并将责任压实到各级河长,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仁化县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以来,该县先后组织开展“清漂”“清障”行动15次,清理河道约1953公里。同时成立联合工作组,与湖南省汝城县、江西省崇义县签订边界合作协议,与始兴县共同做好浈江河流域水浮莲清理,跨界河湖治理取得良好成效。

河水治理问题在河里,实际根源在岸上。为此,该县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大力开展水污染源整治专项行动,从源头上抓治理,加强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严格做好企业排污监控,实施了县域生活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升级改造工程,对全县23个入河排污口采取雨污分流、实时监控等措施。全面落实锦江河及其支流两岸1000米范围内畜禽养殖场的关闭和搬迁工作,实现城乡河流两旁村庄一体化保洁和垃圾清运处理以及河道采用管护市场化,河流水质持续改善。

宜居宜游道两岸风华

一湾碧水蜿蜒到如画的环丹村庄旁,滋养着肥田沃野,夏富村村民老李望着沉甸甸的沙田柚挂满枝头笑容满面地说:“好水好田柚子才长得靓。”

在村里生活了数十年的老李,真切地感受到门前的河流越变越美,“特别是建好了万里碧道,有空就去散散步,还引来大批游客过来徒步、拍照。”更让老李欢喜的是,乡村旅游的红火带旺了周边农产品销售、农家乐、民宿等项目,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

环丹霞山碧道是韶关唯一入选的省级碧道试点项目,仁化县积极配合市做好省级试点项目建设,目前碧道全线贯通,逐渐形成“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市民游客纷纷来此“打卡”。

在试点示范带动下,仁化县全力打造万里碧道董塘河段项目,以中小河流治理为抓手,巧妙利用沿河的田园、河滩、竹林等自然风光,打造“田园风光”“河滩赏翠”“竹林水韵”等景观主题,沿线村庄实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形成“水碧岸美+水岸联动”的生态廊道,一幅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向人们徐徐展开。

新闻推荐

仁化实施“鸭稻共作”生态农业 引领绿色种植潮流推动乡村脱贫攻坚

本报讯“鸭稻共作”生态农业项目是仁化县扶溪镇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产业促脱贫而实施的生态农业项目。今年夏季,仁化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