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 种出天然好味道 访高素质农民、新丰蔬东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伟
编者按:“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人们对农民这个称呼的传统定义。而在拥有马坝油粘米、新丰佛手瓜、长坝沙田柚等特色农产品的韶关,有这样一群高素质农民,他们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他们背靠的是现代农业生产技能、专业经营管理能力,土地对于他们来说,除了收获粮食瓜果菜蔬,还有他们一生的梦想。即日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将一群以土地为画板,以丰富学识为画笔,以“创业”为精神支撑的韶关高素质农民的故事展现给读者,敬请垂注。
初秋,南方暑气依旧,在长途驱车后啖口爽甜的西瓜和香糯的香瓜,是记者此次新丰之行最惬意的时刻。
若在新丰县城借问甜瓜何处得,路人多指横坑村,横坑村内有何物?东坡农场藏其中。正是在蔬东坡农场里,记者品尝到了经过生态有机种植出来的西瓜和甜瓜,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也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因为在这里,记者完成了生平第一次与高素质农民的对话。
海归、MBA、“85后”,所有的这些标签汇合在这位高素质农民身上,让记者在采访前产生了无限遐想。他,就是新丰蔬东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伟。
留学美国首次务农
在没有赴美留学之前,潘伟对农村不陌生,但却是农业的门外汉。在美国留学那几年,潘伟开始参与到所在社区对接农场的劳作。
“我每个周末都会和一些社区居民一起去农场做一些简单的农活,而农场也非常欢迎并鼓励我们到农场去劳作。作为回报,农场会给我们参与劳作的居民每年相应额度的农产品购买优惠。”潘伟表示,通过这样一种模式,消费者可以更加了解自己购买产品的生产状况,在维持农场经营的同时为消费者带来价格更加优惠的有机农产品。
崇尚自然健康理念的潘伟在第一次接触这种农业生产模式后,便被其吸引,2017年回国后,他和身边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随即着手将该模式改良引入到自己的家乡。
对新丰生态充满信心的潘伟毫不犹豫地在位于县城旁的横坑村“盘下”130多亩地,以水为界,植树设障,并邀请国内生态有机种植界的前辈们为自己改良土壤,给自己的有机蔬果开辟出了一方“世外桃源”。
“将无农药化肥的传统农法和现代有机种植方式结合,为现代都市人群提供绿色有机的健康农产品是我创设"蔬东坡"的初衷。”为防止污染,潘伟对自己这130亩的生态环境做了一番大改造。从航拍机的画面中看,蔬东坡农场就像一颗镶嵌在山脚的宝石,山外的边上还点缀了一排茂密的绿树。就是这样一排翠色的点缀,让农场“遗世独立”。
从丛林屏障到独立水源,从人工驱虫到生物植保,从遵循节令到间作轮作……潘伟的所有坚持都只为了让舌尖能获得天然的好味道。
积极求变初心不改
两年多的发展,蔬东坡农场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采访中潘伟直言,由于种植成本较高,目前,农场客源主要还是集中在珠三角及澳门等地。同时由于路程等各方面客观因素,这些顾客也不可能做到每周到农场参加劳作,更不能形成地理上的社区划分,照搬美国模式显然不合适。
潘伟在将美国这套模式引入到家乡后,很快就发现了这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未能让农场持续运营并得到长足发展,潘伟和他的团队成员们一直都在尝试着改变。
“最近几年,科普游逐渐兴起,在珠三角地区,不少学校及校外培训机构都会开设一些课外科普课程,这些课程当中不乏类似于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活动。”潘伟介绍,2018年开始,他就开始陆续与一些学校和培训机构接洽,希望他们能带孩子到农场来看看,什么是传统农耕生态系统。与此同时,农场还根据部分客户的需求,预约承接周末或寒暑假的亲子采摘、耕作体验游。
据统计,去年,蔬东坡农场全年共接待了8000多人次的游客,可以称得上“一炮而红”。
记者不免好奇,一个不到150亩的农场,到底有怎样的魔力,可以在正常生产经营下,还能在一年的时间里吸引并接待8000多游客来此游玩参观。
面对记者的疑惑,潘伟介绍,农场天然的生态让其比城市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上有了明显的优势,这是很多成熟研学机构最看重的。此外,由于农场内有近100个种植单元,每一个单元的植物都处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生长阶段,所以学生来到这里可以看到一种植物在一个生长周期中的多个阶段的形态,这就为机构教师和家长在教育中提供了足够的便利。
潘伟告诉记者,未来,他希望将农场打造成一本土地上的“百科全书”,进一步推广有机生态种植的同时在农旅结合上有一番新作为。
新闻推荐
“谢谢他帮了我的大忙,是他沟通协调为我办理落户、申请低保和建档立卡,解决了我生活上的大难题。”提起韶关新丰县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