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巷(二)

韶关日报 2020-08-09 08:51

这里不产珠玑,也不是贩卖珠玑之地,何以叫了珠玑巷?可以肯定地说,珠玑巷的名字是有来头的。

珠玑巷原名敬宗巷,改成现名有两种说法,一个是说唐中期敬宗巷人张昌,七世同堂,和睦共居,声名远播。皇帝闻说,赏赐给张昌一条珠玑绦环。后来这位李湛皇帝驾崩,被赐庙号敬宗。为避讳,当地人改敬宗巷为珠玑巷。在南雄的《张氏族谱》中,便对“孝德”格外推崇,其家训除“崇祀祖先”外,还有“孝敬双亲、友爱兄弟、训诲子侄、和睦乡里、尊敬长者、怜恤孤贫”,并强调“子孙众多,无甚亲疏”“同乡共井,缓急相依”,因此为乡里所赞颂。

珠玑巷仍有张昌的故居,故居门口一副对联格外醒目:“愿天下翁姑舍三分爱女之情而爱媳,望世间人子以七分顺妻之意而顺亲。”张家先人张九龄有话:“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代代传承的祖训,被张氏家族视为家庭建设之本,族中尤其在意和睦家风的维护。张昌是张九龄后世裔孙,张家人丁兴旺,又孝义和睦,自然有人传话,得此赏赐,由此而改巷名也是说得通的。

第二种说法是南宋时,地处中原的开封祥符许多官员及富商,为避元人而大举南迁,越大庾岭定居于南雄的沙水镇,因祥符有珠玑巷,于是将此地改为同名,聊解思乡之情。这种说法也有说服力,而且,在此地洙泗巷东侧,原来还有白马寺,与中原的白马寺名字相同。例子还有,广州荔湾区有一条内街,也叫珠玑巷,当地人称这里的先民是由南雄珠玑巷迁来,难忘故园而叫其名。据说,这些有身份的人当中,就有扶助赵匡胤登基的开国功臣罗彦环,他曾官至御前忠勇太尉翊郎。赵匡胤对这些手握重兵的武将心存疑心,罗彦环只能称病自行退隐,又怕丞相王薄算计,便沿江西往南,翻越梅关古道,停驻在了珠玑巷。他在这里同先后迁来的中原仕宦与巨家望族相处和睦,对当地土著也体恤有加,曾经的地位以及与人为善的处事方式,受到珠玑巷人的尊重。

无论哪一种说法,都表明珠玑巷不是一般的乡村野巷。巷子的居民,有豪情也有能力,结交那些内地的后来者,结交得越多,影响也就越广。此或也是珠玑巷不断扩大的原因。

现在,这个改变着一代代中原人命运的地方,已看不到多少痕迹。但一个个远道而来的人,又让我坚信,这里确实是一个寓言般的地方,让你不得不驻足,不得不思索,不得不滋生敬意。说是一条巷,实则是一条通衢大道,那种民族意义文化意义上的大道。

当地人说,最先的一条巷子随着一拨拨的人来,不断扩展,甚至连带起周围的村子,即使今天,这里也还有三街四巷:珠玑街、棋盘街、马仔街;洙泗巷、黄茅巷、铁炉巷和腊巷。

我从中看到了中原人与当地人新型的乡亲关系,这种关系具有恒久特质。

你看,时值冬季,一批中原人来到珠玑巷,巷内已经住满了人。好客的珠玑巷还是要挽留他们。一位姓刘的老者来到南山坡上,指着大片的黄茅草,发动众人就地取材。人们行动起来,空地上一时搭起了数十座茅草房,房上渐次冒出炊烟。在一大片袅袅的烟气里,散出了安逸与清香。就此诞生出一条黄茅巷。珠玑巷西侧有条小巷,以生产铁器农具为主。中原内地氏族来到这里,看到当地使用的农具十分落后,便开炉锻造犁铧、锄头、镰铲推荐给珠玑巷、牛田村一带的人。这些农具轻便好用,很快受到人们的喜欢。中原人也就不停地锻造下去,以供所求。这些中原人聚在一起的巷子,就叫成了铁炉巷。

从历史的制高点看,在北面满目疮痍、一片焦土的时候,珠玑巷的茅草屋和铁匠炉刚刚搭起,那种茅草飘摇的炊烟与铁器锻造的声响,成了新的乡愁符号。它们展现出来的美好,是陌生的熟识,遥远的近乎。岭南在中原人心里,曾经天涯海角一般,他们或可长久地打量过横亘的高高的五岭。凡是坚意地离乡背井,举家南行的人,哪个不是遭遇了伤害或怕遭遇伤害?那么,来到这里,就不能也不会再受伤害。挽回伤害容易,挽回长久的伤害或长久地挽回伤害,不容易。多少年,珠玑巷都试着做着,以最真诚的态度、最浅显的理念。

他们一定有过对视的眼神,来自中原的眼神里,会有七分的犹疑、慌乱与低微,而珠玑巷的眼神含了十分的真诚、友好与温暖。这两种眼神的碰撞与交融,瞬间接通了高山流水,七彩云霓。中华民族,自此有了一个梅香四溢的驿站。

有一个字叫善,“善”,念着舒服,听着温馨。过了梅关,就看到了那个“善”。那是梅的引领吗?梅本冰洁、纯粹,不张扬,也不热烈,静静地,伴着一道的风,一岭的雪。看见了,萎顿的烛也会灿白一亮,孤冷的心也会乍然一暖。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尤对这个善字格外敏感。可以说,来到这里的,都会找回渐行渐远的善良和慈悲的天性。一个个的人就这样与善结盟,再以善相传。善,简单而又深奥,深奥而又简单,就像珠玑巷,巷子本没有珠玑,却又满是珠玑。

多少年中,珠玑巷的名字,都在章水与浈水间嘹亮地翻卷。而章水与浈水,名字也是那般美好。这是一个广泛的融合,姓氏的融合,情感的融合,力量的融合乃至家庭的融合。生活在起变化,起变化的还有观念。

善已成为珠玑巷的灵魂,在珠玑巷行走,到处都可以见到像张家这样的家德家风的楹联和牌匾。那一个个刻在石头上、铭在墙壁上、雕在立木上的氏族家训,或长或短的内容,无不传达着友善、和睦、礼貌、孝悌、勤俭。由此构成珠玑巷的大环境,无论大户大姓,小家小姓,只要在这珠玑巷,就是一个大家庭成员。基于这样的理念,这样的教训,这样的行为,珠玑巷才有千百年的凝聚,千百年的灿然。

转着的时候,我似又感觉珠玑巷少了什么,少了什么呢——围挡!北方的村子往往会筑成高墙壁垒,一旦关严墙门,就成了一统天下。而珠玑巷甚至连土围子都没有。你很容易从某个地方进去。一个不设围墙的村子,也就让你没有那么多抵触,那么多犹豫,那么多戒备。

也不像我去过的另一个古村新田,祠堂有四五处,光宗耀祖的大屋一个连着一个。珠玑巷没有想象的豪宅大院,没有宰相府、大夫第,也没有谁修的花园丽景。说实在的,能跋涉千山万水越过梅岭的,也必是有过经历、有过见识、有着主意的人。他们即便有携带,也不会在这里玩大。这里是平和的欢聚,平等的乐园。来在这里的人,再狂放不羁,也会约心束性,再柔弱卑贱,也会气定神安。这是珠玑巷的气质使然。

新闻推荐

邓坊泉水谷漂流迎来旺季

本报讯进入8月,南雄市邓坊泉水谷漂流度假村全面发力接待游客,迎来旺季,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感受炎炎夏日里的清凉(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