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碧水攻坚战” 韶关市坚持“十五字”治水方针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纪实

韶关日报 2020-08-07 08:53

山云流动,碧水流经,鱼翔浅底。在水林密布的粤北韶关,纵横三江,水利兴、市井美,汩汩碧水流经处,是一场保卫水源地,保护母亲河的“碧水攻坚战”,更是溯本清源的治水思路——“截污水、治猪场、打偷排、保好水、防风险”。

随着这“十五字”治水方针的全面落实,今年上半年,韶关市地表水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优良比例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建成区无黑臭水体。2020年1至6月,韶关市省考断面水质综合指数与2019年同期相比,污染指数下降了7.95%,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守土有责:保护生态血脉

韶关地处北江中上游,地跨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境内河川纵横交错,大小河流共1500多条。

水是生命之源,发展之本。然而,2018年,韶关市水环境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污染综合指数同比上升,主要上升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

全力治水迫在眉睫。为遏制氮、磷引起的水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2019年初,市委书记李红军到北江河市界断面调研,经综合分析研判,结合韶关发展实际,提出了“截污水、治猪场、打偷排、保好水、防风险”的精准治水思路。

截污水,源于截污不彻底、雨污不分流普遍存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财政投入不足、融资手段缺乏等问题日益凸显;治猪场,因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势在必行;打偷排,是为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巩固工业污染控源成果;保好水,亟需全面落实河长责任,大力实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加强河流水量调度,大力开展造林与生态修复,强化水源涵养林建设;防风险,要实现主要江河干、支流及跨县域河流水质断面和水源地水质的在线自动监控,提升地表水水质预警能力。为此,一条围绕“十五字”方针的治水思路,成为韶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溯本清源:奏响治水“五部曲”

截污水,即要堵住污染的源头。2019年,市政府成立了“水投集团”,加快城市污水管网建设与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市区冷水坑、大陂河、东冲河、沐溪河、梅花河小流域(河涌、小溪)水环境治理也在同步进行。全市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自然村6461个,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自然村2069个,建成村庄污水处理设施4178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99.7%。

治猪场,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两手抓”。韶关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减排项目建设,并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列入污染防治督查督办和考核事项。截至2020年5月,全市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已提高到77%,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率达95%,其中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率达100%。同时,支持中小养猪场户改进设施条件,建设高标准养猪场,推广温氏股份高效智能家庭农场养殖模式。截至目前,已建成高效化家庭农场76户,在建52户,预计生猪年出栏60万头,整合小散养户5000多家。

打偷排,重拳出击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全市11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并实现尾水排放在线监控联网。推动韶钢集团开展烧结、炼铁、焦化等重点工序废水处理升级改造,大宝山矿落实废水处理提标改造措施。严格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坚决查处偷排、超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2019年以来,韶关市不断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处罚力度,共出动执法人员11101人次,检查企业4211家次,立案调查146宗,已办结66宗,查封扣押19宗,移送公安机关5宗,罚款730.676万元,整改企业427家次。

保好水。在全面实施河长制工作中,市委书记李红军担任市第一总河长,主动发挥“头雁”作用,带领各级河长积极巡河履职,2019年四级河长共完成巡河93733次,发现并处理问题1103个,其中市级河长共完成巡河27次,发现并处理问题30个。2018年、2019年韶关市在全省河长制考核中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2019年全面完成市、县水源地共60个环境问题清理整治。加强河流水量调度,大力开展造林与生态修复,强化水源涵养林建设也在齐头并进。2019年以来,全市共完成造林与生态修复29.5万亩,完成森林碳汇工程8.03万亩……

防风险,提升水环境监测应急能力建设。全市设定28个国控、省控、市控监测断面,每月发布水质月报,对县(市、区)水环境质量进行排名,对水质异常的区域进行预警通报,倒逼各地落实改善水质的责任。目前,韶关在北江、武江、浈江、锦江、横石水等5条河已建1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建17个,不断完善预警手段,实现主要江河干、支流及跨县域河流水质断面和水源地水质的在线自动监控,提升地表水水质预警能力。

江河久治:汩汩碧水润城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要绘就碧波荡漾、山河美好的城乡画卷,还需实现江河久治。

为此,在2020年的污染防治决战决胜年,全市召开了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会议,印发了2020年水的污染攻坚年度实施方案,系统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工作。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首当其冲。今年,韶关将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补齐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管网设施短板,力争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县城污水处理率力争达90%。年底前,将完成五里亭冷水坑(良村片区)污水截污工程和大陂河沿线的黄金村、东联、府管、莲花村等片区污水治理工程,坚决消灭劣Ⅴ类城市水体,预防黑臭水体。

禽畜养殖污染治理仍需“加码”。韶关将引导养殖业从城镇周边、水源地区向适养区转移,推进现代化高效规模养殖,鼓励引进大型规模养殖企业,引导小散养殖户向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型。到今年底禽畜粪污资源利用率达75%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

企业违法排污将集中整治。韶关将完善工业集聚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加快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和清洁生产改造,减少工业废水排放。今年8月底前完成大宝山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12月底前韶钢实现吨钢工业废水排放量较2019年减少40%。

流域水系治理仍是治水之道。为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韶关将以“千吨万人”(日供水千吨或服务万人)规模水源地为重点,今年底前完成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综合整治,实现保护区标志设立规范化建设;同时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和生态流量调度。

水环境风险防控同样势在必行。今年,韶关将继续完善北江流域水质监测预警体系,实现国考、省考、跨县域及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断面在线监测,切实提升韶关市水质分析研判及水环境应急响应能力。同时,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通过碧道建设推动全市水网长治久清。

新闻推荐

韶关市坚持“十五字”治水方针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碧水攻坚战打得漂亮!

武江河韶关市区段。张铁铃摄浈江区周田水质自动监测站。执法人员组织开展现场执法采样监测,打击偷排等环境违法行为。市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