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 精心打造党性教育的“红色高地”

韶关日报 2020-08-06 08:52

党员干部在龙王潭教育点接受现场教学。

本报讯近日,“华南研学"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暨探寻历史的足迹——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实践成果征集大赛”在乐昌市坪石镇武阳司村启动,位于该村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旧址的亚南书舍、《资本论》与中国经济学教育历史陈列馆也正式开馆。这一盛事标志着乐昌市以红色文化教育为主导的党性教育培训高地建设即将产生集群效应。

近年来,乐昌市充分发挥市内丰厚的红色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红色教育高地,把史料史实转化为教材,把革命遗址遗迹转化为课堂,把红色历史转化为课程,不断强化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实践教育,激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截至目前,乐昌市各地共挖掘发现54处红色革命遗址,其中属于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4个,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21个,革命领导人旧居2个,革命烈士墓8个,纪念设施9个。

深入挖掘资源,打造红色教育主阵地。依托湘南起义革命活动遗址群、廊田镇龙王潭党员教育基地、五山镇红军长征临时指挥所和坪石镇华南历史研学基地等红色资源,广泛搜集朱德、陈毅元帅策划湘南起义取得坪石大捷,邓小平同志带领红七军血战梅花,林彪、聂荣臻元帅带领红军长征过五山,国立中山大学地下党组织在抗战期间坚持教育救国等历史资料,整理翻越大王山、开展“饱和光”斗争等红色故事和李谦等红军战斗英雄事迹,将红色历史转化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通过制作主题雕塑,征集“红色”文物实物,建设《资本论》与中国经济学教育历史陈列馆、联合拍摄记录教育片等方式,精心打造砥砺初心使命的“红色课堂”。其中,乐昌市委党校专门成立五个专题教研组,深入红色文化旧址及其周边村(居)进行实地调研,结合史料记载和群众口述资料,对各个红色文化旧址的历史、故事进行全面梳理,打造龙王潭、三星坪村、皈塘村、梅花红七军烈士纪念园和梅花镇大坪村杨家寨5个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形成了《红军长征在乐昌》《中山大学在坪石》《朱德在坪石的革命活动》《红七军与梅花血战》和《杨家寨军事会议始末》等5个红色教育现场教学课程,并加大现场教学授课教师的培养力度,确保每一个教学点至少2名以上专职授课教师,在此基础上,组织红色文化旧址所在村(社区)“两委”干部、老党员共同学习,着力培养一批基层村(社区)宣讲员,进一步加强了红色文化旧址的教育辐射力,切实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的“生动教材”。

拓展实践载体,营造红色文化大氛围。乐昌市不断完善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坪石镇皈塘村南昌起义军革命活动旧址、龙王潭党员教育基地——五山镇红军长征临时指挥所和梅花镇红七军烈士纪念园——杨家寨军事会议等多个红色教育文旅路线,引导该市40多个单位、1000多名党员干部开展红色实践。各级党组织围绕“弘扬红色文化、砥砺奋斗初心”主题,通过“忆初心、拾初风”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组织党员到市内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听红军故事、穿红军衣、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红色革命情景体验和“读红色书籍、忆红色历程、观红色影片”等党性实践活动。市、镇两级党校和村级分教点将参观乐昌红色旧址、了解乐昌红色历史、开展红色教育等活动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必修课程,在各级各类干部主题培训班次中全面推行“组织一次现场教学、重温一次入党誓词、重走一段红军长征路”等红色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员在红色文化旧址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进行现场教学等方式砥砺初心使命、提升党性修养。

传承烽火精神,激发红色文化正能量。红色革命文化既是历史遗留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传承至今的强大精神力量。乐昌市将传承红色文化与选树当代先进典型结合起来,将包括三代人为红军烈士守墓八十余载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廖聪济、退休后依然发挥余热协助百余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原乐昌市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吴豪等该市当代先进人物事迹与弘扬传承红色文化融为一体,理清红色文化传承脉络,将宣传红七军、红一军团以及国立中山大学地下党组织师生党员在乐昌留下的不忘初心、矢志奋斗的烽火精神与当代先进典型事迹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主动从红色文化和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营养,并自觉转化为推动乐昌振兴发展的实际行动。

新闻推荐

中山职院宣讲志愿服务队创新宣讲形式助力创文 以墙绘扮靓黄圃镇 海蚀遗址地质公园

本报讯(记者李鑫)7月20日下午5时许,黄圃镇海蚀遗址地质公园内,一群年龄20岁左右的大学生们在紧张有序地用画笔让一堵堵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