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县大力实施乡镇(镇街)整治提升“139”行动 打造美丽宜居特色乡镇
近日,记者走马仁化县董塘、石塘、长江等乡镇,感受到了圩镇面貌的美丽蝶变,主干道两侧民居披上了靓丽“外衣”,沥青铺就的街道宽敞明亮,车流人流井然有序,曾经杂乱的闲置地打造成了停车场、小公园、小广场,沿线的镇标、绿化带、景观节点等串联成一道别致的风景线。董塘镇居民张阿伯笑呵呵地说:“街头巷尾都变了个样,美得快让我认不出来了!”
据悉,仁化县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韶关市乡镇(镇街)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大力实施乡镇(镇街)整治提升“139”行动,去年成功打造了城口红色小镇、周田旅游配套服务小镇等首批试点镇。随着第二批乡镇提升“139”行动启动,董塘、石塘、长江等乡镇全面开展垃圾、污水、六乱三项专项整治行动,实施镇街主干道风貌街、文体中心、文化公园、农贸市场、停车场、污水处理和公厕改造等九项品质提升工程建设,整治提升后的乡镇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产生活更加便利。
特色乡镇留住乡愁
白墙灰瓦、斜坡顶、马头墙……石塘镇主干道沿线50多栋民居徽派风格浓郁,商铺标识标牌充满石塘古韵,巷子里飘来堆花米酒的醇香,无不诉说着古村落悠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董塘镇兴塘路与省道246线交接处,一座以岭南风格为主,融入山水、工矿等元素的标识牌尤为引人注目,红色文化广场上经修缮的烈士纪念碑愈发庄严肃穆,学习、休闲、锻炼的居民络绎不绝;长江镇则结合“中国毛竹之乡”,利用竹元素打造镇街主干道风貌街以及门户标志标识节点,建设竹文化长廊和篮球场,对入镇景观道绿化美化亮化提升,步入其间如同在山水画廊之中徜徉。
“我们坚持因地制宜,打造有地域风情、留得住乡愁的特色乡镇。”仁化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按照《韶关市镇街整治提升专项规划编制指引》的要求,该县以提升群众获得感为标尺,深度挖掘当地历史人文和乡土特色,努力打造具有特色风貌的乡镇。“开展整治提升工作以来,党员干部带头争先,群众参与建设家园的热情高涨,推动补齐人居环境突出短板,镇街风貌也更加有地方特色。”
据了解,乡镇(镇街)整治提升“139”行动开展以来,县、镇、村三级党员领导干部纷纷利用“一线双联”“民情夜访”走村入户,收集群众对乡镇整治提升工作的意见建议,争取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发挥“领导在先、党员在先、干部在先”的“三个在先”机制作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群众主动出让沿线的菜地、荒地,自主拆除部分破旧房屋及障碍物,投工投劳参与种树、浇水、清除垃圾、制作篱笆等工作。庭院变美了,镇容镇貌整洁了,吸引更多的游客驻足,充分发挥镇(街)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宜居家园提升幸福感
大清早,长江圩镇便开始热闹起来,改造升级的农贸市场颜值飙升,新铺了沥青路面及人行道透水砖,蔬菜区、肉类区、水产区等整齐划分,菜摊周围干净有序,各类菜品琳琅满目。正在买菜的黄阿婆告诉记者:“以前都是在路边摆摊,人多了容易堵车,地面总有垃圾和污水。改造后变得这么整洁干净,出来买菜也更方便、舒心了!”
在董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不少居民正在散步纳凉,孩子们围着健身器材,笑声此起彼伏。“我觉得最好的变化就是添了休闲活动场所,交通也便利了,这些都是和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董塘镇居民刘女士说,“主干道铺了沥青,安装了红绿灯,新建了停车场、人行道,走路的、开车的都方便了,不堵车了,心情也好了。”
仁化县以实施乡镇(镇街)整治提升“139”行动为契机,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镇(街)宜居水平和群众幸福指数稳步提升,幸福的新乐章正在奏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距离中央文明办对仁化县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总测评不到3个月时间。日前,仁化县全面启动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