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与人生

韶关日报 2020-07-19 08:56

1976年建设的京群桥。

桥梁,不论是雄伟如“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武汉长江大桥,还是寻常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乡野小桥,从古至今跨水越谷的历史使命依然在传承。它们兢兢业业地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老去,更牵动着无数人的童年记忆。故乡的每一汪水,每一拱石桥,都让我魂牵梦萦。

我出生于50年代末的韶关市仁化县石塘镇,家乡那已使用40多年的三座石桥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它们是20世纪70年代在“人民公社”的领导下修筑起来的三座有名的石桥:江头桥、下中坌桥、京群桥。虽然在现代民宅群的映衬下它们已显得非常窄小、破旧,但仍然时常触动我想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当时,石塘镇有三条河,都是弯道多、险滩多,可谓“江流曲似九回肠”。有些河道宽窄不一,经过几百年来长期水流冲击回旋形成了险滩,甚至是沼泽地。当时镇上只有几座非常简陋且破烂不堪的木桥,春夏之交时,当地更是水流湍急,经常引发水灾,给村民通过带来极大不便。尤其在雷雨交加的季节,村民过河渡桥时更是胆战心惊。每一次下大雨,河道两旁农田里刚下播的秧苗或其他农作物都会瞬间被洪水冲掉或淹没;禽畜冲走也是常有的事;木桥被大水冲走、行人过木桥一不小心失足掉下河后失踪的事也时有发生。

为了防灾避险解困,重建新生活,政府决定修建江头桥、下中坌桥、京群桥这三座石桥。我有幸参加了江头桥和下中坌桥的建设,那段挥汗如雨的岁月,那奋战在建设故乡石桥的每一个日子,都成为了我记忆中最重要的部分,它磨炼了我的意志,丰盈了我的人生。

这三座石桥的建设不仅连通了河的两岸,还加深了乡亲战友的感情,更撮合了许多段至今还津津乐道的好姻缘。当时参加建设的大多数是来自各个村的青年男女,很多年青人在建桥过程中发生了妙趣横生的故事。有的人在这里相识,共同建设石桥;有的人在这里相知,结交一生的知己;还有的人在这里相爱,成为终身伴侣。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每次回老家,虽然来去匆匆,但是到石桥上走走是我必做的事情。我踩在石桥上或站在石桥下的那一刻,经常会心生感触,眼前似乎闪现着当年参加石桥建设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的身影。每次开车在桥上缓缓地驶过,或行至水边走在桥上时,都会对桥生出几分感激。我细细地看桥那稳稳的、宽宽的桥墩和桥面,我能想象即使暴风骤雨袭来,它也会依然坚固无比。看到桥两侧那结实而又精巧的栏杆还是当年的样子,我又忽然对桥生出些许敬意,当年的木桥留给我的是挣扎与跨越、苦痛与甜美、艰涩与熟稔,而石桥因我有参与建设的经历,让我至今回味无穷。

回想几十年来走过的路和桥,我猛然发觉:这与我走过的人生历程非常相似。试想,一直走到今天不就是身边的亲朋好友给我架起一座座亲情、友情之桥吗?我很感激那些乐于给我当桥的人。我想,如果桥有灵魂,它一定有博大的心胸、有乐于助人的精神。我又想,如果人人能为同事、为朋友架起一座座友谊之桥,让更多的人通过互相帮助、相互支持实现自己人生的梦想,这该是多么美好的事。

新闻推荐

东莞对口帮扶韶关仁化康溪村,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 39户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东莞松山湖管委会对口帮扶康溪村以来,鼓励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实现39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图为韶关康溪村俯瞰本报记者程永...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