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江区车站街道党员干部“下社区”“零距离”帮扶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 打通民政服务“最后一米”
本报讯自“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工作开展以来,浈江区车站街道以扶贫济困为切入口,关心关爱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走访慰问社区内独居老人、残疾人士、留守儿童等,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并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与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学生及其他弱势群众家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陈婆婆与金叔就是其中结对帮扶的对象之一。
现年68岁的陈婆婆无儿无女,丈夫已去世,现在独居在站南路社区一平房里。平时做些家政维持生计,但疫情后就没有工作了。又因非本市户籍,不能享受当地的低保扶贫政策。这一情况被居委会走访时发现,工作人员便联合报到党员与双百社工,共同对陈婆婆进行帮扶。给她送上慰问金,为其屋内改换老旧电线、修葺灶台、整治居家卫生环境、物色新工作等。炎炎夏日,看着连日来为她忙前忙后的党员与社工,陈婆婆哽咽地说:“党组织就是我的家,你们就是我的亲人。”
同样独居的还有劳动村的金叔。他未婚,也无儿无女,独居在劳动村一破旧瓦房里,靠捡废品维生。在了解情况后,劳动村社区居委会联合报到党员与双百社工,为金叔排忧解难。在此过程中,党员与社工带金叔到医院进行智力鉴定,最终结果为智力残疾二级。鉴定结果出来后,居委会与社工为他申请了低保。当金叔得知每个月都能领到低保这个消息时,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他感动地说:“感谢居委会和社工的关心。”
陈婆婆和金叔能得到帮扶,与报到党员、社区居委会、双百社工发挥“三方联动”作用分不开,他们一起为弱势群体提供精细化服务,助力扶贫济困,打通了民政服务“最后一米”。据介绍,车站街道社区党员下社区服务,坚持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把在职党员从“八小时内岗位履职”延伸到“八小时外为民服务”,提升了党员形象,让社区的民政对象及边缘弱势群体感受到服务的温暖,促进社区建设和为民服务的扎实推进,充分发挥了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管理、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新闻推荐
浈江区“丹霞英才”党政储备类招聘初试完成 做好“引育留”三篇文章
本报讯近日,浈江区“丹霞英才”党政储备类夏季网络视频招聘初试完成,这是今年浈江区继春季“丹霞英才”招聘后的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