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潮州日报 2020-07-10 10:33

“腹有诗书气自华”,历来就是世人耳熟能详的励志语。这句话是谁说的?答案很明确:北宋的大文豪苏东坡。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正月,东坡以大理寺丞(正八品)衔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属幕职官、亦称“签判”)。二年正月还朝,先判登闻鼓院,后值史馆。在凤翔时,当地名士董传尝与之交游,还朝前居长安日,因有《和董传留别》一诗相赠,诗如下:

粗缯大布裹生涯①,

腹有诗书气自华②。

厌伴老儒烹匏菜③,

强随举子踏槐花④。

囊空不办寻春马⑤,

眼乱行看择婿车⑥。

得意犹堪夸世俗,

诏黄新湿字如鸦⑦。

上诗几乎句句用典,为便于当今读者更好领会,特不避墨费,试加简释:

①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八:“御冬足大布,粗希以应阳。”(抵御寒冬有粗布衣,有粗葛布衣可应付夏日骄阳)缯:布帛总名。首句言董传平时只穿粗布帛做成的衣服,潦倒穷困的生活可想而知。

②唐·韩愈于元和十年(815)写的《符读书城南》诗:“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符是韩愈儿子韩昶的小名),气:人之精神显现于外者。华:光华;文采。《礼记·乐记》:“乐者,德之华也。”孔颖达疏:“德在于内,乐在于外,乐所以发扬其德,故为德之光华也。”

③匏(páo,潮音<袍,白读音“波污5”),葫芦瓜的一种。《诗·小雅·匏叶》:“幡幡匏叶,采之烹之。”《后汉书·刘昆传》:“教授弟子恒五百余人,每春秋飨射,(昆惧礼之废)常备列典仪,以素木匏叶为俎豆(祭器)。”董传认为先秦的古礼已失去现实意义,故“厌伴”。

④宋·钱易《南部新书》载:长安举子,自六月后,落第者不出京,谓之过夏。多借静坊庙院作新文章,曰夏课。时语曰:“槐花黄,举子忙。”

⑤唐·孟郊《及第》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董传家贫囊空,无力置办马匹、故言“不办寻春马”。

⑥唐代惯例,朝廷每年宴请新进士于曲江。《唐摭言》谓:“曲江之宴,行市罗列,长安几半空。公卿家率以其日择选东床,车马阗塞,不可殚至。”时董传未娶,故有“行看择婿车”之句。(熙宁二年正月,东坡在长安,重见董传于旅次时,有彭驾部者,许嫁以妹,竟以不及娶而终。此为后话。)

⑦诏黄:宋·五杼《野客丛书》:“唐中书制诏,画旨(在圣旨上书字判行)而施行者,曰"发"曰"敕",有黄麻纸。承旨而行者,曰"敕牒",用黄藤纸。”故有资格拟书圣旨者,称“诏黄”。唐·卢同《示添丁》诗:“闲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董传是一位家境贫寒,却早有诗名的青年才俊。韩魏公(琦)镇长安,董传有诗云:“古来风义遗才少,近世公卿荐士稀。”韩琦准备举荐他,可惜董传已卒。

东坡的《和董传留别》诗,大意是:

粗布衣裳,掩盖不住你因“腹有诗书”而焕发出来的气度、光华。你厌伴那些食古不化的腐儒去演习不合时宜的古礼,却为了生计、前程,勉强跟随举子们参加科举。(我相信你一定能够金榜题名,虽然)因囊中羞涩,难于置办“寻春马”,或者因家境贫寒难入达官贵人选婿的“法眼”,空望着一辆辆的“择婿车”而感到眼花缭乱,但那又算得了什么?你总有“夸世俗”的得意时刻:青云直上而为皇帝拟写“诏黄”!

细读东坡此诗,除了五体投地之外,笔者有几点难于忘怀的感受:一、治平二年,东坡只有28周岁,以未届“而立”之年,在诗词创作方面,却有如此娴熟、高深的造诣!难怪十年前他考中进士后,文坛祭酒、主考官欧阳修要对梅圣俞([~公式~]臣)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华不厌,久乃信服。”(《宋史·本传》)此固天赋使然、而后天的努力,亦是不可忽视的要素。正如他在《送任及通判黄州》古体诗中所说的:“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天才加上勤奋,自然事无不成。

二、《和董传》诗,除第七句外,句句用典,而且像“烹匏叶”一样,用的是僻典;“诏黄新湿字如鸦”句,一句中竟用二典。和韵诗,一般情况下,都是现场应和。在短暂的时间内,要用这么多的典故,还要符合律诗格律,讲究起、承、转、合的作诗要领,切合留别对象的身世、处境,表达作者的情感、祝愿……使之成为意蕴深厚、耐人寻味的一首“诗”,真是谈何容易?若非博闻强记、腹笥丰赡,又焉能及此?北宋时代,当然没有类似电脑的资料储存设备,全凭“腹有诗书”。即使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要查什么典故,点击一下智能手机,答案顷刻可得。关键是,如果你连典故的名称都一无所知,又该如何去操作?如此一想,对东坡在典故领域中所达到的信手拈来的程度(《和董传》诗如此,大部分苏诗也皆如此),后人又怎能不由衷地叹服,以至崇仰有加?

三、典故须化用、活用,切忌照搬原典。(用张中行先生在《诗词读写丛话》中所说的:“用典,比喻为做生意,要能赚钱,即表现力要比不用强一些。”如《和董传》诗用“寻春马”、“择婿车”来表达作者对董传高中进士的良好祝愿,又暗用孟郊《及第》诗意,《唐摭言》唐代新进士曲江宴的掌故。明明是用典,却不露痕迹。特别是次句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明眼人一看便知出自韩愈《符读书城南》之“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但韩诗旨在告诫儿子“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苏诗却着眼于“腹有诗书”的效用:“气自华”。也就是说,只要你饱读诗书,流露出来的气度、光彩,自然不同于凡夫俗子。韩诗鲜为人知,苏诗的警句却广为传诵,成为后人习用的励志语。东坡在用典方面的点化工夫,令人叹为观止。

四、狭义的“诗书”,指《诗经》、《尚书》。(《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韩诗、苏诗的“诗书”,却泛指书籍,特别是文、史、哲方面的文献。苏辙《栾城集·亡兄端明子瞻墓志铭》谓:“(苏轼)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可见,东坡早在青年时期即已对经史了然于胸,奠定了传统文化的扎实根基。他本人就是实打实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典型!《和董传》诗中的警句,既是对董传赞誉、勉励,也是东坡之“夫子自道”。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决定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石之一,也是启迪理智的重要源泉。愿世人皆能以“腹有诗书气自华”自勉自励、自爱自强!(参见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2)

新闻推荐

为党旗增辉为城市“美颜” 曲江近万名党员干部化身“城市美容师”

本报讯日前,朝阳似火。在曲江城区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当日,曲江区启动了以“为党旗增辉为城市"美颜"”为主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