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再有重大发现 大师讲堂从厚土再现人间
5月31日,当广东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施瑛汗流浃背地站在这座古朴的茶亭下面时,难掩激动之情。在一张珍贵旧照的指引下,经过近一年的寻觅,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走出的他们,终于确定了这座曾经见证过无数岭南先师们在坪石乡间教学生活的标志性建筑。
时光交错倒流,两代建筑学子在此“重逢”。上世纪初,华工建筑系的前身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整体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抗战时期建筑工程系的师生们从广州启程辗转流离于云南澄江、粤北坪石等地,几迁其址仍锲而不舍,在硝烟中挺直了一条条柔弱脊梁,肩负起了维系民族精神、传授科学技术、抗日救亡的重任。一段湮没于历史烟云约80年的珍贵历史,再次浮出水面。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瑜
图/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省考古研究所
茶亭留下80年前学子身影
这次重大发现源于一组旧照。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施瑛,去年收到了云南澄江办学的一组旧照,其中2张照片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张是古亭前的合影,还有一张是坐在古道上的合影。“这两张照片无论场景、画质、图片精度都与其他照片迥然不同,明显不是同一时期、同一地点所拍摄。”
带着这个疑问,施瑛开展了各种查证工作,但将近一年多均无结果。然而,近日乐昌坪石的文史爱好者何昆亮给施瑛发来了一组在古道田野调查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残破古亭的照片让他顿时想起了云南澄江那组旧照。将新旧两张照片细细比对,“从立柱的型制、材料、照片角度、周边的场景环境分析,几乎可以确定,这就是同一个地方!那两张珍贵的旧照,极大可能就是中大建工系在粤北坪石学习时的场景!”施瑛的激动是有原因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大外迁办学时,在多地均留存或发现了一定数量的照片、图片资料。但令人疑惑的是,唯独在坪石的学习生活的留影不多,而此地恰恰是不少当时的广东大中学校外迁办学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
5月31日,施瑛和曹劲在何昆亮的带领下沿着崎岖的山路前往实地考察。六月的粤北山区暑气逼人,再加上韶关地区连日来阵雨频袭,一行人汗流浃背。沿着乐昌坪石塘口、车田坝再到新村的古道,一行人站在了照片中这座古亭前,终于实地确定了原有判断。“古道仍旧保存完好。亭子柱子和台阶完好,木屋架应该是重新搭过。”那张照片就是当年建筑学子们在坪石“壮士不留亭”下的合影。
坪石新村频出建筑栋梁之材
坪石是国立中山大学建工系在外办学时间最长的地方,近五年时间,在历任系主任虞炳烈教授、卫梓松教授的带领下,汇集了粤港澳三地师资的国立中大建工系,培养出李奋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蔡德道(广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杨卓成(影响台湾建筑界的知名建筑师)、贺陈词(创办台湾现代建筑教育的成功大学教授)、金振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前系主任)、邹爱瑜(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等一大批重要建设和教育人才。
从广州石榴岗办学,再到云南澄江、粤北坪石等地,后又转回广州,多个办学地点承前启后,令广东建筑高等教学一脉相承,最终形成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红楼”今天的累累硕果。
中大化工系第十一届(1945年)毕业生陈世治曾经回忆起这段岁月。“中大工学院本部选址在三星坪。各系的宿舍及课室则在武江对岸的新村。住在新村的师生去坪石镇赴墟后,多在坪石镇渡过该地水流较慢的武江,越几个山头回去新村,时间仅需约一小时。走到最后一个山头,可望见新村,山顶有小亭子可供休息。有人在亭子上挂了个横匾,上写着:"新村在望、壮士不留"。这几个字至今仍在我脑中回旋。”
在古亭不远处,武江湍急依旧。“武江江边的沙滩经常有鸭觅食,有些同学用竿追赶,鸭子无处可躲,混乱中飞向武江。但河水非常湍急,鸭子不敢下水,硬着头皮一直飞过约50米宽的武江对岸,真是难得一见的奇观。不过也表明任何活物置诸死地而后生的道理。人不也是这样吗?”
成为中国核能理论的启蒙之地
1940年,国立中山大学迁址乐昌坪石镇,理学院设在塘口村,借用当地祠庙、民居,并另建校舍供师生教学、生活。1941年11月2日,中山大学理学院物理系迎来了一位刚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归国的核物理学新星——卢鹤绂先生。
卢鹤绂在《往事回忆》中说:“中山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在一座供奉马援的古庙中。在这里我给四年级男女学生六人讲授了理论物理、核物理、量子力学、近代物理等课。因为我主要用英语讲课,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今天马援庙址所在已是村民的菜田。5月28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的考古工作队,对遗址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布设长2.9米,宽2米的探沟一条,探沟内发现两个时期的建筑遗迹。
卢鹤绂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和国际知名学者,在核能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公认为“中国核能之父”。对确定该地位最为关键的论文《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应用》一文1942年4月即诞生于塘口村。该文发表于1944年2月在重庆复刊的《科学》杂志上,第一次在国内全面介绍了核裂变的实验发现和理论认识及其大规模利用的可能性。卢鹤绂在此文中勾勒出“自持式核裂变反应”的雏形,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核能事业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就此,塘口村竟成为中国核能理论的启蒙之地,并通过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化重新迸发出新时代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粤港澳同根同脉同源的精神家园
在抗日的民族存亡之际,正是一众岭南先师舍生取义地坚守着教育“火种”,才有了后来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日新月异。可以说,它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的往昔,已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事业的“朝圣之地”。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名单中,有近二十位在粤北坪石教学和学习过。
省“三师”志愿者认为,坪石是抗战时期很多香港、澳门学校得以教学坚守、延续成长的地方。现在,广州依然有培正小学、培正中学,在香港也有培正中学。“这是推动粤北华南教育历史基地活化保护的动力之一,这里印证着寻找粤港澳苦难中的守望相助,同舟共济。”
2019年,广东省政府作出建设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部署。202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立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省政府还召开了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专题工作会议,指出建设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追寻粤港澳同根同脉同源的共同历史,推动粤北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与创造脱贫空间,助力粤北生态发展区建设的有力抓手。同时,与“坪石先生”们相关的广东各地华南教育历史研学点的建设也正在进行中。
新闻推荐
■陈富文的家经过危房改造,焕然一新。■陈富文在给稻子喷洒农药。“富文,吃饭了没有?去干活啊!”走在村道上,往来的乡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