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采茶戏:美丽的“山茶花”

韶关日报 2020-06-03 09:07

韶州,历来为岭南重镇,史有“唇齿湘江,咽喉交广”之称。历史上的韶州,不仅是岭南与中原政治、经济交往的重要通渠,同时,也是中原、岭南文化“南传、北渐”的重镇。独特的地理位置,为粤北特有的区域文化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繁衍的土壤。粤北采茶戏,正是流行于粤北地区民间的地方小戏剧种。

粤北采茶戏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旧称唱花灯、唱花鼓、采茶戏、大茶或“三脚班”,流行于广东粤北地区,原有南雄灯子、韶南大戏、连阳调子等3种流派,1950年后逐渐交融汇合,1959年统一称为粤北采茶戏。

采茶戏渊源于唐宋,盛行于明嘉靖期间,现搜集的传统剧目有150个,其中《补皮鞋》《装面眉》《阿三戏公爷》等是久演不衰,大众喜爱的传统剧目。至于粤北采茶戏的来源,则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来自江西赣南的采茶戏;有的认为来自湖南道州的采茶戏;有的认为是由粤北本地的“花灯”“纸马”等民间歌舞发展形成的。确切地说,粤北采茶戏是在粤北山歌、山调和民间灯彩歌舞的基础上,吸取赣南和湖南益州民间艺术精华,创造而成的地方戏曲。

据史料记载,采茶戏最早形成于明末江西赣南的安远县,由元宵、春节时的“九龙茶灯”发展成赣南采茶戏,并分别经大余、南雄梅岭古驿道及“三南”(赣南地区的全南、龙南、定南三县)传入粤北和粤中东江、韩江流域,再与当地山歌结合,最后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的粤北、粤东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多以旦、生、丑三角色表演;音乐风格活泼明快,以锣鼓管弦伴奏;唱腔则主要融汇本地的山歌调、民间说唱和风俗音乐,分为采茶戏、灯调、小调;小调又因定弦不同而分为北、南两路。唱腔结构基本是曲牌联缀,后来又采用板式产业化的方法,产生散板、中板、快板等。其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形态健美,刚健敏捷,活泼优美、轻松奔放,富有乡土气息。有高矮步、云手、摸步、扇子花、独舞、对舞等特有的形式。同时,粤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一小部分取材于民间传说和神话,大部分取材于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人物大都是农夫、渔夫、各行各业的匠人、财主家的仆人等普通的下层人物。

2011年,粤北采茶戏被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粤北采茶戏,这朵美丽的粤北“山茶花”,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善美之城盛放。

新闻推荐

南雄史志部门考证确认 一家不起眼的临街杂货铺为当时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站这家杂货铺曾是秘密交通站

杂货铺仍保持着几十年前的旧貌。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卜瑜通讯员赖信英摄影报道)在粤北韶关南雄市的八一街,至今保留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