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三支一扶”代表赵少辉:回乡扶贫11年 创新方式助力脱贫

南方都市报 2020-05-11 06:22

↓赵少辉在工作中。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赵少辉大学毕业后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先后在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的必背镇、大布镇、大桥镇等工作近11年,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他是必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全心为家乡扶贫,

扎根基层成长

“85后”赵少辉出生于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自幼生活在离县城70多公里的小山村里,当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等样貌印在他的脑海中。2008年夏,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赵少辉抓住“三支一扶”的机会,成为家乡必背镇政府的办事员,参与扶贫。

工作后得知其大学同学在大城市工作获取丰厚的收入后,依靠补贴生活的他产生了心理落差。可他转念一想——“既来之则安之嘛”,于是及时调整心态,沉下心走村入户、下乡走访。

土生土长的赵少辉会说当地方言,面对仅会说方言的群众们求助,他总会主动前去交流并为他们排忧解难。一次强降雨的来临,使当地部分群众面临房屋倒塌的危险,一位村民住惯了自家的老房子待在家中不愿离开,赵少辉冒险上前劝说近4小时后终于将其成功转移至安全地带。“回想‘三支一扶’的时光,我真正能感受到自己在成长。”赵少辉说。韶关市乳源县人社局人才办主任丘雪梅表示,赵少辉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严格要求自我,“他踏实肯干,是我们瑶族不可多得的人才。”

科学制定帮扶计划,

脱贫成绩斐然

2010年,“三支一扶”服务期满的赵少辉决定继续在基层奉献,他怀着扎根基层的决心考取了离县城最远的乡镇——大布镇政府公务员,一待就4年。2016年2月,他又重下基层,到了该县大桥镇工作。

在大桥镇工作期间,赵少辉分管脱贫攻坚工作,他回忆:“大桥镇是全县村(居)委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乡镇,贫困人口占了全县五分之一。”面对此重担,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钻研业务上,积极加强扶贫政策的学习,对各项政策的实施对象、补助标准做到熟记于心,从严把好准入门槛,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

赵少辉经常利用周末与同事走村串户,熟悉掌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结合贫困户实际,科学制定帮扶规划和措施。他率先探索蛋鸡“代养代销”模式,借助有实力的经营主体帮助贫困户解决劳动力弱等问题,60户参与项目的贫困户实现收益;在中冲村委推动“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辐射带动养殖禾花鱼1500多亩,2018年,中冲村成功被评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2016年至2018年,大桥镇460户1278人实现了脱贫,共落实教育资助370人,发放补助227.63万元;完成危房改造任务227户,发放补助1028.8万元;社会保障实现100%全覆盖。

2019年2月,赵少辉被广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同年,赵少辉荣获国家人社部、中宣部授予的“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提名奖”殊荣。

南都记者 周宇

新闻推荐

稳住航舵 迎难而上

●李丽华近来看了一本长篇小说《女人的独立宣言》,是韶关市的一名女作家—李凤梅所写。人们常说:下雨天,没有伞的孩子要学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