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习惯助力疫情防控 市民生活方式更注重健康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餐饮业恢复堂食,我们熟悉的城市又回来了,但这熟悉的背后又透着些许不同:口罩成了生活必备品,居家生活更注重健康,排队更注意保持距离……在过去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许多市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发生了一些改变,对于这些改变,不少市民坦言:“健康的生活方式挺好,会继续保持下去。”
勤洗手、多锻炼成“必修课”
记者走访了解到,疫情之下,市民积极响应号召,讲卫生、勤洗手、戴口罩等多种防护措施已深入人心。
“现在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将口罩挂在通风处,然后立刻去洗手,而且一定要用洗手液洗,过去可不会这样严格洗手。”家住武江区工业西路的市民胡婷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如今的她更加注重居家卫生,每天通风、搞卫生、消毒成了“必修课”,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各类防疫用品成了生活必备品。虽然与过去相比工作量有所增加,但她觉得家里干净整洁,住起来更安心。
对于市民张雪而言,疫情虽然打乱了她的正常生活,但也给她带来了许多思考。“生命脆弱而珍贵,身体健康是家人的福气,所以我们都要多锻炼身体,好好爱护自己,爱护家人。”张雪是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平时作息不规律,经常晚睡晚起,两年前买了跑步机几乎没有用过。最近一个多月来,她每晚坚持跑步,隔天早起阅读新闻,正努力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有质量地过好每一天。
健康饮食、用公筷成新习惯
这两天,家住浈江区的居民吴女士又开始在家里捣腾起面包。“现在在家里的时间多了,看见抖音上网友们做的面包好吃,我就在网上买好了食材自己做,干净卫生,吃着也放心,而且厨艺见涨,家人关系也更和谐了。”
吴女士说,经历过几次失败,现在她也能做出像网上一样香甜、松软的面包来了。此外,卤鸡爪、蛋糕、比萨等各种以前要到外面才吃得上的小吃,她经过摸索尝试都已经能成功做出来。记者采访的近20名好友中,大部分都尝试过在家里做美食,认为在家做美食健康又美味。
而对于市民张婷来说,这段时间,她家里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变化:吃饭时,餐桌上多了一双公筷。“以前只有在饭店吃饭时才会使用公筷,最近我家婆也提出在家里用公筷,这样更卫生,有什么病菌的话也不会相互传染,刚开始时不太适应,现在慢慢习惯了。”张婷说,“现在媒体都倡议使用公筷、公勺,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将来我们家会继续使用下去。”
保持距离、绿色出行成新方式
疫情期间,排队保持一定间隔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记者在一些商场和餐饮店看到,不少市民在排队等候的时候会自觉与前一位隔开相应距离。
“以前在超市结账、等公交时都是人挨着人,现在大部分人都注重保持距离了,这样的现象很好,应该保持。”在市区解放路步行街一家餐饮店,等候取走用手机自助点餐的朱先生表示,经历这场疫情,他更注重与人保持一定距离。“有时候偶有少数没有保持距离的人,在被提醒后也会虚心接受,毕竟这是对每个人的健康负责。”
此外,记者注意到,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一些市民选择步行或骑共享单车,在浈江区工作的市民彭先生就是其中之一。考虑到公交车里人比较多,在距离不太远的情况下,他选择步行或者骑车,不仅更安全也能锻炼身体。“我随身带着免洗洗手液,每次骑完车都会洗手,这种绿色出行的生活方式挺好。”彭先生说。
新闻推荐
展巾帼兰质风采 铸武江“税月”芳华 武江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创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纪实
武江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巾帼蓝”贴心辅导纳税人、缴费人办理税费事项。“不与桃李争艳,不因霜雪变色”。在国家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