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法院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15天内追回1300余万元“回笼资金”
本报讯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的货款逾期未能收回,生产经营受阻,遂诉至法院。日前,经仁化法院法官调解,两家贸易公司分别与某电力公司、某化工公司达成和解,原告1300余万元货款也在15天内悉数收回。
据悉,2019年10月至12月间,两家贸易公司分别与某电力公司、某化工公司达成合作,并签订《煤矸石购销合同》和《煤炭购销合同》,购买大批煤矸石与煤炭用以开展业务。合同签订后,两家贸易公司如期履行供货义务,但对方收货后未按约定支付货款,并以经营困难为由拖延支付。两家贸易公司经催讨无果,以一纸诉状将对方告上了法庭。
2020年3月26日,仁化法院依法受理该案。承办该案的法官告诉笔者:“当时,被告向我介绍了他们公司的经营情况,并告诉我他其实也还有货款没收回,因此导致不能按时还款。”知悉这一情况后,承办法官把被告的苦衷告诉了原告,而原告也向法官诉说了自己的困难。
“疫情期间,两被告公司运营受到不小影响,要求其短期内返还高额货款,着实有点"勉为其难"。如果能调解结案,一方面给被告争取时间筹措资金、生产"自救",另一方面在依法保障原告合法权益的情况下,缓解双方矛盾,让他们在日后能继续良好合作,何尝不好?”法官心想。基于此,法官在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其间,法官不断为化解双方纠纷“出谋献策”。自立案起5天后,双方本针锋相对的态度终于有所缓和,并在法院主持下达成和解,且被告某电力公司先行支付了700万元。
而后,该院继续组织双方围绕货款金额、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利息及相关诉讼费用等内容进行进一步沟通协调,约定两被告在4月10日前付清剩余款项。
4月10日,其余600余万元货款已汇至原告账户。至此,该案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新闻推荐
图为村民“菜篮子”基地。南方日报讯(记者/潘俊宇通讯员/叶思灵谭俊)产业兴,则百姓富。往日的贫困村——韶关仁化县丹霞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