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千里接人,“面对面”驻厂服务,助企业迅速复工复产 稳企安商 精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中山市镇两级“服务企业代表”进驻南诚电器,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图为南诚电器冲压车间。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摄
进入3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灯都古镇各大灯饰卖场多未开业,稍显冷清。而线上却是另一番景象:古镇灯饰企业正忙碌在线上展示、网红带货等线上销售工作中。
借助古镇镇政府联合企业搭建的线上平台,在春季灯博会无法如期举行的情况下,当地企业正参与一场“不落幕”的灯博会。
中山拥有超过41万户市场主体,其中九成是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更甚。随着企业复工复产步伐加快,如何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经营,渡过难关,考验着一个地区治理能力,也折射出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劣。
疫情是对地区营商环境的一次特殊测压,企业复工复产攻坚战成为地区营商环境的“试金石”,同时也是地区间营商环境的竞争战。
疫情“大考”下,中山在应对疫情的同时,加快探索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复工复产一个多月,中山交出了一份营商环境应急“月考”答卷,也凸显了营商环境的竞争力和优化方向。
●南方日报记者雷海泉
营商环境应急能力凸显
“再过几天,这批猪就出栏了。”位于三乡镇的广东省中山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白石猪场内,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往猪槽里装饲料,大小猪只正在栏中进食。
生猪能顺利出栏,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山税务部门在疫情期间的快速反应,为养殖场提供了精准服务。广东省中山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中山本地和港澳地区的重要“菜篮子”。为保障供应,该公司旗下的养殖场在疫情期间一直坚持生产,但随着养殖成本上涨,加上养殖周期长,成本不断增加,公司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饲料供应出现短缺。此前,眼看着生猪马上就要出栏,却遭遇“限食”,这可急坏了养殖场的负责人。
“税务部门得知我们的情况后,加快了我们的出口退税申请审批,今天提交申请,第二天一早就完成审核,这段时间我们收到退税款1500万元。”上述公司负责人黄经理表示,税款快速达账、资金迅速回流对公司正常生产有着重大意义,公司把回流资金及时转入下游的白石猪场、白石鸡场、石岐鸽场等养殖场,为后者顺利复工复产提供了资金支撑,公司的生鲜食材供应链迅速恢复运转。
疫情打乱了生产经营节奏,让不少企业陷入困境。企业对政府加大“放管服”力度的呼声不断加大。2月6日,广东省政府发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政策措施,对外发布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清晰信号。对此,中山快速反应,2月9日,中山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应对疫情稳企安商的若干措施,即“中山稳企安商20条”。
中山稳企安商20条从企业减轻负担、加大支持、优化服务、强化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涉及租金、税收、社保和融资等。纵观同期珠三角城市,中山虽不是首个发布稳企安商政策的城市,但其扶持政策内容细致程度却较其他城市更高、可操作性更强。
扶持政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水电费用缴纳等细节进行了明确,扶持政策明确,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相关企业生产经营的用电、用水实行“欠费不停供”,企业可补缴缓缴各项费用。
另外,政策提出安排2亿元财政资金,对未返岗的疫情重点地区务工者进行补贴。有中山企业指出,在复工复产难面前,中山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扶持,体现了中山营商环境的快速应急能力。
作为中山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各镇区也陆续出台相应的稳企安商扶持政策。其中,中山火炬开发区推出企业复工“黄金四条”,投入3亿元的财政资金,推出撬动50亿元的企业“抗疫贷”,这是中山各镇区企业复工扶持政策中涉及财政金额最多的一项举措。中山北部重镇小榄镇安排超1亿元资金,支持和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2月18日,中山市出台新规,全面取消企业复工审批制度,企业复工复产节奏加快。针对这一变化,中山不少镇区相继作出调整,如中山西区在此前提出的企业复工复产6条措施基础上,研究出台更具普惠性的18条扶持措施,安排3000万元资金支持企业复工复产。18条政策涉及企业减负、融资扶持、企业用工等多方面,并进一步明确相关补贴的发放细则。
“服务企业代表”破解难点痛点
受疫情影响,位于三角镇的中山市奥飞电器有限公司节后延迟复工17天。
“这次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但当地政府为企业贴心服务,及时为我们打通复工复产的难点堵点,我们有信心将疫情耽误的17天追回来。”公司负责人简选刚对三角镇政府在这次疫情中的服务工作印象深刻。
为指引企业快速复工复产,三角镇推行“服务企业代表”制度,派出工作人员驻厂服务。“服务企业代表”深入企业车间、饭堂,指导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防控物资、原材料、用工、物流和资金等问题。此项制度实施1个多月,三角镇累计免费向企业发放口罩近10万个,跟进解决企业诉求50多宗。
疫情之下,中山企业服务模式发生变化,“靠前服务、一企一策”成为主要模式,“服务企业代表”等一批“店小二”式的政府服务队伍奔走在工业园区、车站和各大城市中。
相对于防疫物资,企业用工难题是中山企业复工复产后面临的首要难题。据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中山节前用工总规模212万人,其中异地务工人员161万人,节前返乡112万人,受疫情影响,跨省交通运输不畅,该部分返乡务工人员今年节后的返岗路被堵,回流中山速度明显降低,导致中山节后企业用工告急。
对于疫情影响,位于东凤镇的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始料未及。该公司招聘经理赵宁表示,按照原计划,公司节后生产员工需求约为5500人,然而疫情发生后,工厂订单需求上升,其中海外订单增加50%,人员需求随之飙升至6000人以上。2月10日,公司复工复产,可人员到岗率只有30%,产能受限。
得知企业用工困境,中山市人社部门迅速行动,联手人力资源协会和相关机构,通过跨省对接、专车接返等方式,10多天内为美的公司精准输送员工,满足订单生产需求。
精准的用工对接服务模式,成为破解企业用工困境的有力抓手。为快速对接企业用工需求,中山市人社局连续派出工作组赶赴省内外主要劳务输出地,开展对接协调工作,打通务工人员返岗堵点,通过专车专列等形式,“点对点”为企业输送员工。近日,该局再次派出工作组赶赴湖北的相关市县,集中接返超过300名中山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的关键岗位员工,有效保障了企业用工需求,截至目前,中山企业员工到岗率已近90%。
“服务企业代表”和跨省工作组均是疫情期间的企业服务应急之举,虽然这些应急服务模式对中山企业快速复工复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背后也折射出中山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短板。
就企业用工而言,有人力资源行业人士认为,本次疫情进一步凸显了中山企业用工模式转型的迫切性,“坐等上门”的被动招工模式急需改变,无论是企业或政府部门更应主动出击,搭建更多人力资源输送渠道。从长远来看,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生产技改,推行智能制造,应是降低制造业普工需求和提高企业生产应急“自救”能力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中山市从2017年起就推出“管家式”服务,由市行政服务中心组织全市涉企行政部门设立一批专职“管家”,为年主营收入25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市政府引进重点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由专人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在本次疫情中,这种“管家式”服务的范围和力度都被放大,其中的短板和不足也有所显现。总结本次复工复产经验,中山企业服务工作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
“互联网+政务”改革提速
疫情下的政务服务需求变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互联网+政务”改革提速。
中山市行政服务中心是全市最大、最集中的服务企业窗口,建筑总面积3.8万平方米,进驻部门45个,窗口200多个,可集中办理工商税务、投资建设项目、文化卫生教育等1000多个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在集中线下服务的同时,该中心近年来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目前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可办率达95%。
为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中山市行政服务中心从今年2月3日起推行预约办事模式,除紧急事项需到现场办理外,其余均可在线上办。这种“不见面”办理模式效果较好,也为后续线上政务服务提供了样板。据统计,仅2月3日至2月5日两天,中山市行政服务中心线上线下就共受理业务申请3002宗,与2019年春节过后群众日均办理量1100宗总体持平,但线上办理占比大幅提升,网上申办2892宗,线上办事量占总办事量96.3%。中山市行政服务中心还积极加强电子证照的在线调取、核验,减少申请人到现场提交材料,电子证照调用近2000次,极大减少了企业和群众提交资料的数量。
“互联网+”应用在企业复工复产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3月4日,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全市建立“服务企业代表”制度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推出“服务企业代表信息系统”,用大数据精准助力企业复工转复产。该系统可智能推送派驻企业的“服务企业代表”每日工作任务,记录工作完成台账,协助“服务企业代表”跟进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碰到的问题,并主动提供“智能服务”。同时,系统可利用“服务企业代表”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推算企业复工后复产的进度,分析企业遇到的共性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复工后快速复产提供决策参考。
“系统和进驻代表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和帮助,有些还没想到的,我们就收到提醒了。”位于黄圃镇的中山市南诚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是黄圃镇首批复工企业之一,是美的、海信等家电巨头的空调配件主力供应商,是中山北部及周边家电制造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为加快企业复工复产,中山市和黄圃镇两级“服务企业代表”先后进驻。公司董事长倪宗强表示,通过与市镇两级代表全程紧密对接,企业复工所需的防疫物资、生产原料进货、产品运输等都通过市镇两级协调,得到快速解决。目前企业复工进展良好,公司复工一个多月,产能已恢复至近九成。
“这对于企业、群众和服务机构来说都是一次有益试验。”专家指出,在疫情带来的“极端”服务环境下,线上政务服务的效率与效果让人看到了“互联网+政务”的便利和各种新应用场景,今后或将引发新一轮“数字政府”服务改革。
除了软件,随着5G技术逐步普及应用,政务服务领域的数字硬件新基建步伐也将加快。去年9月,中山市已出台《中山市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对5G技术在各领域应用提出部署,其中就包括“5G+智慧政务”,建设目标包括加快政务数据整合融通,支持相关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利用5G终端开展高精度信息采集,实现“不见面”审批等。
样本
空调配件背后的企业复工服务接力
位于黄圃镇马新工业区的中山市南诚电器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南诚电器”)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空调配件自动化冲压生产线全线开工。
“现在每天可以生产1.5万套空调配件,虽然疫情让我们损失了半个月时间,但我们现在正全力追回来。”车间内,公司董事长倪宗强戴着口罩巡视生产情况,他对公司的复工复产充满信心。
南诚电器是黄圃镇内一家集家电产品生产制造企业,是美的、海信、TCL等家电巨头“3小时配送圈”内的主要空调配件供应商。按照节前生产计划,南诚电器拟于2月1日复工复产,即可生产年前已排满的订单。然而,疫情打乱了这一计划,复工复产时间不断推迟。
2月10日,南诚电器的两大客户——美的、海信已全面复工复产之时,倪宗强仍滞留在浙江温州老家。作为主力供应商的南诚电器此时处于“休眠”状态,让两个家电巨头无比着急。
“我们不能"缺席",一停工他们就很着急。”期间,远在温州的倪宗强不断接到客户催促复工的电话,他只能通过远程指挥,与同事一起推动企业复工复产。2月14日,倪宗强再也等不下去了,他按照相关疫情防控要求,于2月15日回到黄圃镇。但抵达后,仍需在黄圃当地接受为期14天的隔离和健康监测。
中山市和黄圃镇得知情况后,立即启动相关工作机制,市镇两级“企业服务代表”进驻企业,对接开展相关工作,为企业“定制”复工复产方案。针对公司负责人滞留异地的情况,工作组通过线上办理、快速办理等方式,办妥相关复工手续。针对南诚电器防疫物资不足的情况,市镇工作组为企业分批送去口罩等物资。同时,黄圃镇协调口罩生产厂家为黄圃企业“专供”配套生产,为复工企业持续供货。经过努力,南诚电器的生产线最终在2月19日再次启动,顺利复工复产。
“当我在手机上看到生产线开动的视频时,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感谢政府的帮助!”企业复工当天,倪宗强仍在隔离,得知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时,他十分振奋。3月1日,倪宗强经过健康监测,解除隔离。
截至3月20日,南诚电器产能已恢复至近九成。虽然疫情带来的影响较大,但倪宗强对公司的前景充满信心。“按照目前的生产进度,落下的产能在三四月就可以追回来。”他表示,南诚电器今年订单预计同比增加10%,目前,公司正加班加点,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近日,倪宗强收到了来自公司主要客户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的感谢信,后者对南诚电器在复工复产期间有力的供应支持表示谢意。据统计,3月以来,南诚电器曾在供应高峰为海信日均供应超过1.2万套空调配件,占了后者空调日产能一半的配件供应量,有效支持了海信公司的订单生产。
新闻推荐
党员干警在雨夜坚守岗位。受访者供图“快,把那根钢筋扎下去立好。”在乐昌产业转移工业园中,工人们戴着口罩在工地里加紧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