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探访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病人肺部大面积毁损 供氧吃紧需躺着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患上新冠肺炎的重症病人,肺部遭到了严重的毁损。别看他躺着似乎好好的,可能一站起来,肺部就要“破掉”,生命危在旦夕。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荆州市政府指定的疫情防控定点医院,承担了全市最繁重的防控接诊收治工作。
2月16日,南都记者抵达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探访该院的新冠肺炎防控临床救治专家会诊中心。19位来自广州、韶关的医护人员在该医院加入专家会诊。“希望通过集中的救治,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把重症方面专家集中起来,争取把死亡率进一步下降。”
大部分进入ICU的病人,肺部毁损近80%
“我们从广东各个地方来到这里,感觉疫情比较严重,病人很多。”粤北人民医院ICU主任医师刘易林告诉南都记者,2月15日,荆州市卫健委联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该院临时搭建了有20张床位的ICU,准备把荆州市最危重的病人进行集中救治。刘易林表示,重症救治的难点在于,病人呼吸功能发生逆转,由于呼吸衰竭对肺部毁损比较重,有些病人突然出现炎症风暴,情况就会急转直下。
在该院的新冠肺炎防控临床救治专家会诊中心,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夏瑞指着病例的肺部医学影像向南都记者介绍,“你看看,这里大面积的肺部已经发生了病变。他们的肺部毁损,别看他们躺在床上还能和你说话,但是可能下床活动一下就不行了。”
荆州市中心医院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里,最大年纪的病人90岁了。夏瑞还记得,一名86岁的病人,本身有基础疾病,只是因为坐起来小便这样一个动作,咳嗽了一下,就把肺部给“吹破了”,马上进行抢救,却仍然无力回天。夏瑞说,只要是进入ICU的病人,肺部毁损基本在80%以上,目前由于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新冠肺炎,就一定要把病人的生命支持好,“尤其是氧供,让他渡过这个难关。”
夏瑞表示,医院的氧供吃紧,查房时都尽量让病人躺着休息,“我跟病人说,你现在就是吃和睡,什么都不用想。”
年轻重症患者出院鼓舞人心
很多病人因为年纪偏大,还有各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甚至还有长期要做透析的,这样的病人很容易转为重症或者危重症,这一切都给治疗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南都记者了解到,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有一位30多岁的男性病人,病情进展快,先是稍活动就喘气,1天就出现呼吸困难,肺功能障碍,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医生护士根据指南和临床经验,采取无创呼吸机、经鼻高流量“氧疗”,纠正病人缺氧状态,抗病毒治疗,使用丙种球蛋白、激素、血必清等药物。经过3天的紧张抢救,病人呼吸逐步平稳,氧饱和度恢复正常。2月1日下午,就从重症病区转入普通隔离病区,这也是第一个由“病危”降为“病重”的病人。经医院全力抢救,病情缓解,2月8日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病灶明显吸收,2月5日、7日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达到出院标准。
截至2月16日24时,荆州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1501例,其中:中心城区528例、江陵县36例、松滋市161例、公安县131例、石首市94例、监利县236例、洪湖市315例。
根据省市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指挥部指令,确保疑似和确诊病例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月以来,在原有243张隔离病床基础上,将10号楼8个病区、11号楼4个病区、15号楼4个病区、西院B楼5个病区改造成为隔离病房,合并为13个病区,共达到346间病房、1003张病床,其中重症病人监护病床由原来12张扩充到20张。同时,建立重症病人区域、确诊病人区域、疑似病人(高度)区域、疑似病人(低度)区域、儿科隔离病房。原有普通病人全部搬到其他病区,2-3个专业共用一个病区。
首先要组建多学科会诊中心
2月11日从广州出发到荆州,12日深夜进入一线开展工作,刘易林面对救治患者,感到紧张,“打好这场仗不容易,但还是很有信心做好这项工作。”
刘易林告诉南都记者,荆州地区的重症、危重症病人比较多,所以首先要组建起多学科会诊中心,集中重症救治、呼吸科、生命维持、中医、营养科、麻醉等多学科的专家进行会诊。他说,不同专业的队员工作时长不同,“ICU护士每天要上6个小时,其他各个病区的医生要上8个小时。”
同为粤北人民医院的医师,刘易林的同事告诉南都记者,在队长带领下,针对危重的病人要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方向,“队长都是自愿过来工作,也曾从事抗击非典的一线工作。降低病人的死亡率,这是一场战争。”他感慨,病情复杂,进展比较快,“现在有迹象显示向好的方向发展,比如确诊病例还是持续在减少。做好防控做好隔离,我们终究是会胜利的。”
采写:南都特派记者 苏海伦 发自湖北荆州
新闻推荐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员突击队奋战抗疫前线 冲锋在前 肩负使命和担当
2月11日,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4名医护人员整装待发,踏上奔赴湖北一线抗击疫情的征程。这是市第一人民医院白衣战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