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 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当前,始兴县在开展食品安全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源头防治难度大、体制机制不健全、监管体系不完善、公众参与率不高等问题,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存在不少差距。因此,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实行多管齐下,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关口前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坚持源头防治做好“产”字文章
安全的食品首先是“产”出来的。始兴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绿色名县,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全县打造绿色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食品“产”的环节上做文章,建设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基地。
一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依托农副产品丰富且独具特色的优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推动绿色、有机、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发展,打造一批独具始兴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加快推进养殖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督促指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生产经营主体标准化生产。
二是加强源头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目标要求。以河湖“五清”工作为重点,深入开展“河长制”专项行动,加强对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确保农田灌溉用水安全。
三是加强种养殖源头监管。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兽药抗菌药治理等专项行动,重点加强对农产品、畜产品等重点领域源头环节的监管,做到生产环节上标准化种植、绿色化防控,有效解决农药化肥违规使用、抗生素滥用、非法使用“瘦肉精”等突出问题,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全过程监管。
坚持“严”字当头完善监管机制
食品产业链长,风险点源多。县、镇一级由于监管手段有限、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不强等原因,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因此,要按照《意见》的要求,坚持最严格的监管,突出工作重点,从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机制上发力,加快食品安全监管方式转变。
一是实行集中化监管。在县城、镇街范围内,整合部门、乡镇、居委会力量,集中开展以餐饮、宵夜、烧烤档、流动摊点为主的专项整治行动,对“马路市场”“露天经营摊点”进行依法取缔,把食品流动经营摊贩专门集中到固定场所,实行集中化监管,彻底解决“游击式”经营摊档难以监管的难题。
二是实行日常化监管。在镇、村一级,加强对农村集贸市场,校园周边小商店、小超市、代销点,流动摊贩点,小作坊等重要场所,以及米、面、油、肉制品等重点品种的日常监管、监测工作,依法从严打击食品生产、经营的黑窝点和无证摊贩,依法追究食品生产加工、经营、餐饮业等企业的违法行为。
三是实行精细化监管。广泛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大力推广“明厨亮灶”“放心餐馆”建设,实施餐饮安全风险分级管理,着力培育一批环境整洁化、布局合理化、设施标准化、操作规范化,以及制度统一、台账统一、统一标识、门面统一的小餐饮店,全面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
坚持责任下沉形成工作合力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环节多,需要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抓好落实。
一是压实各级的责任。建立“县委决策,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部门落实”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和推进会,研究解决食品安全难题。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食品安全工作,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
二是加强监管能力建设。药监、工商、质监部门“三合一”组建成市场监管局后,食品安全监管的范围更广、任务更重。因此,要压实监管部门的主体责任,加大日常监管、抽查检测、案件查处力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动执法力量向一线岗位倾斜,完善工作流程,提高执法效率。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和履职能力。
三是构建三级监管网络。对食品安全工作实行“网格化”监管,选聘一批社会监督员、镇协管员、村信息员形成“三级监管网络”,及时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让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真正成为食品安全的“前哨”,成为监管部门在基层一线的力量补充。
坚持共治共享营造良好氛围
在当前监管部门力量和监管手段有限的情况下,食品安全隐患随时存在。因此,必须要在社会参与面上下功夫,着力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借助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载体,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进家庭“五进”和“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宣传活动,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食品安全习惯。
二是强化社会参与。发挥食品安全监督网、12315举报网等网络平台作用,建立消费者维权监督点,督促社会监督员、镇协管员、村信息员向群众宣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引导消费者参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促进餐饮服务单位诚信自律经营,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三是强化行业自律。发挥好食品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对不守信用的企业,通过建立完善违法失信企业“黑名单”管理制度,信息公示公开等方式,将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向全社会公开,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机制。
新闻推荐
清除杂物前与清除杂物后对比图。图片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供本报讯近日,始兴法院依法对一宗相邻通行纠纷案进行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