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大湾区 走好乡村振兴路
为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有关推动乡村振兴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合发展的指示精神,近期,省委农办先后深入韶关、汕头、湛江等地市,调研当地如何推动乡村振兴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紧密对接,推动农村地区以“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水缸子”为主导融入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的大市场,把广大乡村纳入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功能体系,带动技术、人才、信息等要求服务乡村振兴。
作为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联系点,韶关要积极谋划、主动对接,推动韶关市乡村振兴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韶关市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水缸子”,更加是广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韶关市农业产地环境优越、农产品资源丰富,粤港澳大湾区有庞大的市场及资金、技术优势,农业农村融入大湾区,前景无限。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韶关市的优势集中表现在土地充裕、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等方面。韶关市大部分农产品除供应本地市场外,均外销到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全市有省级菜篮子基地27家,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1个,出口及供港农产品基地17家。但是韶关市也存在农业生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流通渠道及物流行业配套不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需要把握好当前的战略机遇,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平衡健康发展,加快推动乡村振兴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合发展。
以打造“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为契机,深化与大湾区的“五大对接”。要深化对接“两区”转移产业,利用韶关等北部生态发展区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禀赋,全面深化莞韶对口帮扶,积极推动“广韶同城”,引导大湾区优势农业行业、龙头企业向韶关转移,主动承接大湾区产业溢出。要深化对接“两区”资金资源,结合实施“粤菜师傅工程”“万企帮万村”行动等,引导“两区”的市场、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向北部生态发展区流动,推动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供给与“两区”市场需求无缝衔接。要深化对接“两区”销售市场,以建设2个国家、1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园区为载体,通过“产地+大型企业”“产地+电商”“产地+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方式,推动农产品产销对接。要深化对接“两区”物流配送,加快与广州市政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韶关配送中心,促进韶关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韶关优质农产品“买全球卖全球”理念,面向大湾区、服务大湾区。要深化对接“两区”人才技术,形成构建“研发基地在湾区、成果转移转化在韶关”的新机制,努力构建“大湾区中心城市研发+韶关孵化产业化”的新格局。
发挥粤北地区资源和生态优势,争取获得省委、省政府“六大扶持”。要争取对韶关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支持韶关市“四沿”(沿交通线、省际边界、景区、城市郊区)乡村风貌示范带规划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广东乡村风貌示范带。要争取对韶关市区域规划建设的扶持,支持韶关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韶关港乌石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和旅游公路建设,进一步提升对接大湾区的交通通行能力。要争取对韶关市省级现代产业园建设的扶持,以粤港澳大湾区产品需求为标杆,引导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粤港澳大湾区量身打造各类标准化种养基地,吸引湾区农业生产企业参与韶关地区农业产业园建设。要争取对韶关农产品安全质量体系建设的扶持,加强对韶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合作,充分发挥大湾区的人才及技术优势,加大对韶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指导、扶持。推进韶关市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推动韶关地区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全部纳入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管理。要争取对农产品冷链物流配套建设的扶持。设立政府主导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基金,提供政策性贷款担保,引导各类资本参与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推动华南农产品交易中心、亚北农副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中心等平台与“两区”冷链物流企业市场的对接,构建大湾区对接农产品产销体系。
新时代有新气象,新韶关有新作为,坚持勤政为民、实干兴韶,韶关将以生态为特色优势,加快推动韶关市乡村振兴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合发展,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新闻推荐
中山大学韶关校友会召开2019年度大会 共建中大在韶校友精神家园
本报讯近日,中山大学韶关校友会召开2019年年度大会,庆祝中山大学95周年华诞,并进行了中山大学韶关校友会理事会换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