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既要深耕更要活化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我党我军于韶关大地写下了无数光辉篇章。而今,历史的硝烟散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2018-2020年韶关红色遗址保护工作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做了周详的规划。
红色资源对新时代的中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价值和经济社会价值。承好“红色基因”,业已成为韶关市政治教育的主线之一。
“红色基因”内含于红色资源中,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如何活化?怎么传承?这是极其重要的。综观各地的“红色旅游”“红色教育”,有的搞成“红色娱乐”,有的当做“红色教条”,既不过脑,也不走心,更不上心。尽管如此,一些景区还强调说,我们正在深挖历史,夯实红色教育基础。
其实,结症不在资源的深耕,而在于资源的活化。活化不足,任你怎么深耕,历史仍然是历史。只有活化的历史,才能撞击人们日渐物化的感官,激荡人们日渐沉睡的进取心。
在笔者看来,所谓活化,就是资源的再生利用;所谓传承,就是基于当代的赓续。活化红色资源,一要守住底线,正本清源;二要着眼当下与未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盼望着盼望着,2019韶关马拉松赛(以下简称“韶马”)终于要来了。来自全球的2万多名参赛者期待已久,就等今日一早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