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源潭刘氏宗祠: 文风兴盛 人才辈出

今日三水 2019-11-13 07:38

重修后的刘氏宗祠焕发生机。/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

文/佛山日报记者梁楚欣

进入三水乐平源潭村委会刘边村,刘氏宗祠伫立在村口不远处,在优美的乡村环境衬托下,安然静谧。刘氏宗祠最早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抗战期间饱受战火洗礼,只剩下残垣断壁,于1991年才重新修建。古老祠堂见证了刘边村百年兴衰,如今再度焕发勃勃生机。

建村百年文风一度鼎盛

洁净素朴的青砖外墙,色彩如新的雕花壁画,金漆闪闪的对联牌匾……走近刘氏宗祠,就会被它精美的装饰所吸引。祠堂坐西南向东北,采取三间两进布局,外观为岭南祠堂常见的硬山顶设计,还有灰塑博古脊、人字封火山墙,头门前廊步梁透雕花草纹饰,甚是讲究。

尽管刘氏宗祠外观崭新,但也难掩它那厚重的历史。祠堂头门正中镶嵌的“刘氏宗祠”石碑,“刘氏宗祠”四个大字被重新描上乌金色,托底的石碑已经泛着茶色,满布岁月痕迹;“刘”字旁落款“嘉庆岁次乙卯”,“祠”字旁落款“光绪乙巳重建”。原来,该石碑立于祠堂始建之时——清朝嘉庆年间,刘氏宗祠始建至今已超百年光景。

刘氏宗祠一路见证刘氏族人在三水乐平建村、繁衍。刘姓先祖最开始率族人从南雄珠玑乡迁移至南海官窑小榄,于清朝嘉庆年间,刘姓先祖再带领族人迁至本地,依西边涌建村,故名刘边村。

在中国古代儒家伦理中,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族人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刘氏祖先在本地扎根以后,很快建成了刘氏宗祠,成为族人维系感情的重要纽带。

“我们和官窑小榄的刘氏族人经常联系、聚会。”刘边村村民小组长刘裕光说,每年都会选定一个日子,和官窑小榄的刘氏族人共聚一堂,和他们举行篮球赛,在祠堂聚餐,每年的聚会就像过年一样热闹。

在刘氏宗祠内,屏风上悬挂着一块木制牌匾,这是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发给该村的一位法学学士刘泽培的荣誉牌匾。历史上,刘边村文风兴盛,人才辈出,村中至今屹立着四块让村民引以为傲的举人石碑,石碑上刻录着两名曾在嘉庆年间高中的举人的事迹。

村民众志成城重建宗祠

百年祠堂曾见证刘边村的繁荣兴盛,也陪伴刘氏族人走过不一样的岁月。

“自我懂事以来,村里就没有祠堂可以使用。”刘裕光说。刘边村所在的源潭,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度是三水抗战最前沿的阵地。源潭因背靠丘陵,中共领导的东江纵队曾在此一带开辟三水革命老区,多方势力集结于此,这里曾迎来过畸形的“战时繁荣”。

村里的78岁老人刘景新听父辈说,那时候,日本人一来村里,村里人就往村后的山岗跑,在树林里藏起来,山岗上草木茂盛,日本人不敢进去,就在村里到处放火。在战火连天的年代,曾经辉煌的刘氏宗祠也难逃被烧毁的厄运。

被烧毁后的刘氏宗祠只剩下残垣断壁。刘景新说,自他懂事以来,看到的祠堂都是只有几十厘米高的墙脚,依稀能看出祠堂的轮廓布局,但已经破败不堪,无法使用。几十年来,村里的喜事宴会,都只能在临时搭建的大棚里举办。

祠堂是一个族人的根,刘氏族人一直把重建祠堂的事记在心里。在刘氏宗祠内,一块用金漆字雕刻的“重建刘氏宗祠捐资芳名”石碑格外显眼,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捐资重建祠堂的芳名,几乎每个村民都为祠堂重修贡献了资金和力量。

刘边村还是一个侨乡,祖籍本村的侨胞遍布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加拿大等地,他们在捐资重建祠堂中发挥了重要的带头作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有侨胞个人捐出数万元支持祠堂重建。在侨胞、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刘氏宗祠终于在1991年得以重建。

打造文化阵地焕发生机

有了祠堂,村里族人才有了落叶归根的归属感。刘氏宗祠重建以后,在2008年还经历一次大型重修,刘氏族人对祠堂的爱惜与保护,让祠堂至今历久弥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11月初,记者到刘氏宗祠走访时,祠堂不久前曾举办婚宴,“百年好合”的对联还贴在门上,洋溢出浓浓的喜庆氛围。刘裕光说,每有嫁娶、满月等喜庆事,各家各户必定在祠堂大排筵席,与众同乐,场面好不热闹。

除了婚宴聚会,刘氏宗祠即将具有更丰富的功能。刘氏宗祠内的村史馆已经建成,古朴的青砖墙上,以手绘画形式呈现了历史上的刘边村轮廓,围村而建的护栏墙、雄踞村两旁的炮台,重现了刘氏族人在抗战时期不屈不挠的可贵精神。

村史馆内,展示了刘氏族人的姓氏溯源、迁徙路径、举人事迹、乡村变迁的历史和故事,还有农耕雕塑展示了刘边村的农业发展史。刘裕光介绍,随着村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村里把祠堂活化起来,赋予更丰富的文化功能,供村民日常开展文化活动使用。

新闻推荐

以银杏为媒助推绿色发展 广东银杏文化旅游节在韶关南雄拉开帷幕

韶关南雄帽子峰旅游景区银杏叶子由青转黄。南方日报记者唐音摄南方日报讯(记者/唐音潘俊宇见习记者/范永敬通讯员/董子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