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县积极传播红军长征故事 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日前,笔者走进仁化县城口红色小镇,看到新建的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红星闪耀;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园里,前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党员干部在讲解员的精彩讲解下,沉浸在血战铜鼓岭的故事中;道路沿线充满红色元素的房屋上,一幅幅精致的红军故事墙绘,告诉四方来客,这里有一段传奇的红军长征故事。
挖掘红军长征故事红色小镇别样“红”
在城口镇东坑村委半山小组,笔者看到了世纪老人张堂英,她讲述了11岁时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1934年冬,张堂英家收留了几位红军伤员,还连夜上山采草药,为红军伤员敷药疗伤。十几位红军休息了七八天就出发了,受伤的红军姓徐,住了一个月才走。徐同志对蒙家的悉心照顾十分感激,临走时说:“我没什么好送你们的,这个随身携带的碗就留给你们作纪念,以后革命胜利了,我一定回来找你们!”
“红军碗”的故事是仁化县文史专家寻访铜鼓岭狙击战后红军行走路线而获得的成果。城口红色小镇作为红军长征突破国民党第二道封锁线的主战场,全国20个“我心目中的长征纪念地”之一,红色文化资源深厚。近年来,该县通过组织新闻媒体、文史专家下乡村、进农家等走访活动,寻访红军在巧夺水东桥、奇袭城口镇、血战铜鼓岭、露宿红军街等过程中发生的红色故事,越来越多诸如“红军碗”的故事被挖掘出来。
目前,该县出版了《红色安岗》《一盏煤油灯——阮啸仙故事》等红色书籍,采访、录像口述历史人物56人,专题制作《我见到了毛主席》《一个五代人守候的红军碗》《一头200斤的大肥猪》等9个红色故事电视片,充实了红军长征突围粤北的史实资源,丰富了当地红色文化。
多维度传播红色故事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誓死捍卫铜鼓岭制高点,战士们,肩靠肩堵敌人的机枪......”在城口镇人民礼堂,身穿红军衣、头戴红军帽的红色城口合唱团,雄壮激昂的演唱《铜鼓岭阻击战歌》,歌声带领观众们仿佛看到了那壮烈的战斗场景。铜鼓岭阻击战是红军入粤后的一次惨烈战斗,双方激战持续两天一夜,红军以牺牲100多名指战员的代价,粉碎敌军增援城口的企图,并突破了国民党军队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为确保红军主力继续前进创造了条件。
《铜鼓岭阻击战歌》的词、曲均由仁化县本土文化志愿者根据铜鼓岭阻击战史实创作而成,在仁化干部群众中广为传唱,这也是仁化县多维度传播红色故事的具体体现。
去年来,仁化县组建了红色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以红军长征在仁化和大革命时期发生在仁化境内的革命故事等为主题,创作红色歌曲、舞台剧、采茶戏等文艺节目,其中根据城口“红军碗”的故事编排演出的现代采茶戏,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南方日报等国家级和省级主流媒体的报道。同时,该县成立了“仁化县红色故事会”讲师团、红色文艺轻骑兵等队伍,深入村、社区、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巡讲、巡演,引导广大群众在讲起来、唱起来、跳起来、乐起来的过程中继承革命精神,增强爱国情怀。
为传播好红色故事,该县还在城口镇建立了粤北首家彰显红色文化元素的红色书屋,内设城口红色文化故事专栏、红色图书专柜等,让小镇居民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文化。城口红色小镇、石塘古村及双峰寨、安岗村等各红色景点,专门建立了红色讲解员队伍,通过免费向干部群众、游客讲解,让更多人了解红军长征突围粤北的故事,激励更多人不忘初心,铭记历史,奋勇前行。
新闻推荐
宝能项目冯屋、红灯、大坝村小组规划范围各坟主:为加快宝能项目建设,经研究决定,现就宝能项目仁化县黄坑镇高塘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