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飘色,魅力万千
在刚刚过去的九月,一场声势浩大的飘色巡游在黄圃镇产生了“万人空巷”的效果。
“每年一小游,三年一大游”是黄圃飘色巡游的惯例,今年是“大游”节点,又适逢中秋佳节和国庆节,故而2019黄圃飘色文化节重头戏——黄圃飘色巡游更加热闹。巡游队伍中依次而行的飘色队、大鼓队、国旗队、醒狮队、民族服饰高跷队、秧歌队、腰鼓队、麒麟舞队、舞龙队等队列,都用精彩纷呈的民俗表演,向世人展现了一个魅力万千的黄圃、多姿多彩的黄圃文化。
据了解,这场盛大的巡游,不仅有逾千人盛装参演,更带来了约3万名群众到现场观演,50多万名网友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共同观看演出。
黄圃飘色作为彰显黄圃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不仅在2005年12月为黄圃镇赢得了“中国(黄圃)飘色之乡”的荣誉,更在2007年被广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年,复办黄圃飘色和促进飘色艺术发展起核心作用的苏照恩也被授予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
本报记者 闫莹莹
百年飘色,世代相传
追溯起黄圃的飘色艺术,要从明末清初的木偶戏开始。
明末清初时期,黄圃坊间兴起庙会活动而扛抬北帝神像巡游,祈求保佑安康太平,风调雨顺。后因木神像呆板不灵活,人们在木神像顶支插一铁条,上撑托一小童而连同神像扛托巡游。至清朝康熙年间,基本定型为把神像缩小塑造在细钢条上,并附加一些鸟兽造型作衬托,钢条上方支顶着一个小女童,下方安插于木柜上,旁边装扮一小童作衬,从而组成一版“飘色”,由四个大人扛抬上街游行。后来飘色人物内容由神像而扩展于历史典故人物中去,使色版飘逸而世代相传。
解放前后,黄圃三坊飘色巡游已形成一个规例的巡游队列,前面是醒狮开路,辅以七星旗牌匾、横幅,秧歌、腰鼓队、高跷队相随,三个坊每天各出三版至四版飘色和一个八音锣鼓柜组成10至12版飘色参与巡游,连续两三天。
1994年初,原三坊飘色的老艺人及飘色热心人士苏照恩、刘伯康、刘国盛、王伟和、朱玉伦、王文等自觉组成“复办黄圃飘色筹委会”,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寻艺人、造色梗、制道具、置服饰、选色心、习演练等,使“三坊飘色”旧貌变新颜。同时筹建了一座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飘色馆于葫芦岗山下。鉴于复办飘色的能力已超越“三坊”范围,故把“三坊飘色”更名为“黄圃飘色”。
黄圃飘色取材于各个不同的历史故事作色版名称,如“三英战吕布”、“韩文公遇雪”、“魏犨伏貘”、“魁星踢斗”等。
据了解,今年的巡游队伍中推出24版飘色,除了《嫦娥奔月》等经典色版,由黄圃飘色老艺人创作的《红楼二玉》《打虎上山》《圃岭琼枝》3版新色版也加入其中。
艺术精华,大放异彩
传世于今,黄圃飘色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其艺术精华被世人盛赞的便是其“小巧、玲珑、飘逸”。
所谓“小巧”,是指支撑“色芯”幼童的钢条,长60厘米左右,直径仅1.2厘米,经精心锻打而成,并通过塑以人物遮蔽,巧妙地于手足细小部位出2至3处“锋”,从而体现整版飘色的“小巧”。据行家评论,黄圃飘色的“色梗”之纤细度在飘色艺术中是不多见的。
所谓“玲珑”,其一是指精细的“色梗”塑造艺术;其二是指“色芯”女童。因“色梗”钢条纤细,“色芯”只能在2岁左右、体重在10至13公斤之间,胆大好动、活泼可爱的小女童(男童不宜)中选“色芯”。装扮起来,更觉玲珑可爱。
所谓“飘逸”,是指由“色芯”和“色脚”按照“色梗”内容装扮于“色柜”上,由四人扛抬巡游,扛抬人通过训练,以统一协调的步伐行进,使整版飘色呈现起伏之状。加上在纤细精致的艺术“色梗”上,3米高处“飘”然可爱的幼稚小女童做出各样逗人喜爱动作,使整版飘色呈现优美和谐的景象,令观者赏心悦目,惊奇赞叹。
其实,除声名远扬的飘色之外,黄圃镇孕育了极为丰富的地方文化,截至目前,黄圃镇共有黄圃飘色、黄圃赛龙舟习俗、黄圃麒麟舞、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等4个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0年,黄圃镇还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为中山首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黄圃飘色巡游的盛况,不仅是该镇近年来不断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成果的展现,更是黄圃镇历史文化活化与创新的缩影,而只有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才能有效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大放异彩。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7月,乐昌中山地区人民检察院《监狱检察监督“派驻+巡回”模式探究》被最高检应用理论研究课题立项,成为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