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小纸条 写满了九旬老人的爱今年90岁的叶发曾是一名东纵战士,离休之后心系家乡发展

羊城地方 2019-09-12 11:12

叶发曾腿部中弹落下七级伤残

把对家乡有用的内容誊抄在小纸条上

叶发获颁十几枚奖章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文聪通讯员戚嘉琳

今年90岁的叶发老人曾是一名东纵战士,如今他的衣柜里仍珍藏着一件挂满勋章的军装,并用塑胶套保护着。闲暇之余,他时常小心翼翼地轻抚军装,回想往事,“这件军装从1964年转业保留到现在,是我的宝贝”。

叶发曾立下赫赫战功,荣获十几枚奖章;退休之后的他心系家乡东莞市大朗镇大井头村,把对家乡的爱融入到一张张小纸条上。每每看到对家乡有用的内容就会誊抄下来,回乡时把小纸条送给村干部,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

加入游击队时还没枪高

叶发原名叶庆发,1929年生于大朗镇大井头村。1942年1月,东江纵队深入到大井头村宣传抗日。当时年仅13岁的叶发请老乡把他引荐到游击队,游击队队长卢克华看他还没枪高,便劝他回家。态度坚决的叶发不肯走,天天缠着卢克华。看他这么有决心,卢克华就把叶发留在部队做一名步兵。

在队长的建议下,叶庆发改名为叶发。回想起过往的岁月,叶发眼角泪湿,他说:“战争比电影里演的更残忍,缺吃缺穿缺武器不足为奇,断胳膊少腿也是常态。敌我力量悬殊,我们游击队常常夜里行军,翻山越岭,一晚要走几十里山路。潮湿的环境让战士皮肤都长了厚厚的湿疹,更难受的是瞌睡,负重前行的战友们常常因此跌落山涧。”

抗日战争胜利后,东江纵队主力奉命北撤。本来在北撤名单上的叶发途中被留下,隐藏身份,砍树卖木炭。1947年,叶发被任命为警卫排排长并光荣入党,次年提拔为中队长。

腿部中弹落下七级伤残

1948年12月初,叶发所在的东江第三支队400多人连夜回团部集中,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围歼广东新丰新任伪县长张汉良。伏击前,几个小战士找到叶发说子弹不行,要跟他换子弹。作为突击队长的叶发也仅有12发子弹,其中3发已经装到枪里。叶发就将剩下的9发子弹换给小战士们。“当时子弹很短缺,我舍不得把有问题的子弹扔掉,抱着博一下的心态把那些子弹装进了枪里。”

在第二天的伏击中,叶发发现刚换来的9发子弹确实都是臭弹,根本打不响。当时敌我双方距离只有20米,扔完手榴弹、打光子弹的叶发被敌军机枪打中腿部。作为先遣突击队成员,叶发受伤了仍然继续冲锋。虽然最后战斗胜利了,但他腿中的弹壳碎片至今仍无法取出,落下了七级伤残,每逢刮风下雨疼痛不已。当被问及有没有想过可能会因为臭弹而丢了性命时,叶发毫不犹豫地说:“个人安危根本不算什么,大家都在勇敢地战斗着!”

七年的戎马生涯中,叶发立下赫赫战功,获得十几枚奖章。叶发把它们放在一个黄色的卡包里,每一枚都经过精心过塑处理。他指着其中一枚奖章说:“这是2015年我获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全国只颁发了20万枚,2015188349,这是我的编码。”老人一页页地翻着,一页页地讲述着。这个卡包,组成了老人不凡的一生。

每次回乡都派发小纸条

1949年,叶发赶回家乡。然而父母已亡,姐妹失散。此后多年,哪里需要,叶发就搬去哪里。辗转珠海、中山、广州等地工作,1985年离休后定居广州。

身在广州,心系大井头。退休的叶发时常惦记着家乡大井头的发展,经常回村委会主动了解家乡的发展状况。他每次一回来,村干部们就会围过来问:“发叔,这次派什么‘礼物’啊?”随后,叶发就把手上的小纸条一一派给村干部。原来,叶发把对家乡的爱,融入到一张张的小纸条上——他离休后每天坚持读报,看到对家乡发展有用的内容就誊抄下来,回乡时拿出来与村干部们一起交流。

“虽然我只在大井头村委会工作一年多的时间,但我已经收藏了五六张这样的小纸条了。”提到叶发,大井头社区党工委书记叶沃东说,“发叔的一腔热血,激励着我们这些年轻党员勇往直前。”

新闻推荐

新丰成立首个“红袖章”工作站 着力打造平安和谐社区

▲“红袖章”平安巡逻志愿服务队在小区里巡逻。本报讯近日,新丰县首个“红袖章”工作站在丰城街道青岛小区正式挂牌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