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媳妇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记第七届“感动韶关十佳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刘炳
不是韶关人却爱三江水。12年来,外来媳妇刘炳一直扎根南雄市坪田镇长坑村这块沃土,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从养猪起家,最后为村里培育出了能下“金蛋”的黑凤凰,带领全村村民共同奔康。她两次自掏腰包学习科学养殖技术,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村民的事迹,成为了长坑村的一段佳话。
外来媳妇下乡来自学技术成猪倌
2007年,一位只身勇闯珠三角的湖北妹子在中山觅得真爱,在与丈夫回乡过年的那几日,刘炳发现这里的农业发展势头迅猛,市、镇、村各级党委、政府都给予了较大力度的扶持。经过深思熟虑,2018年,刘炳和丈夫毅然辞去了工作,夫妻双双把家还,在村里开始了自己的养殖创业生涯。
经过走访当地农户,刘炳发现生猪养殖前景大好,也符合当地的实际养殖情况,于是和丈夫东拼西凑建起了一座1300平方米的养猪场。作为门外汉,刘炳受限于经验和技术,在养猪场起步之处就遇到了诸多问题。“我当时想,现在都21世纪了,肯定不能再像村里其他农户那样用传统的养殖方法养猪,自己要学习科学和先进的养殖技术,猪场才有发展壮大的可能。”刘炳说。
为此,她自掏腰包,连续多年参加养殖技术培训班,自购书籍挑灯夜读,终于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在她的管理下,养猪场的生猪不但能健康成长,而且肉质极佳。随着生意的兴旺,养猪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时刘炳开始号召村里的村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加入自己的猪场一起搞养殖,并毫无保留地将自己之前所学及实际养殖中收获的经验传授给村民,全镇先后共有589户农民参与其中。那时,在她的带领下,长坑村处处能见白白胖胖的肉猪。
猪倌转行养“凤凰”亲手铺就致富路
“养了几年猪,发现养殖还是要有自己的销路,不被动等别人来收购。”意识到问题之后,刘炳于2014年大胆转型,放弃了蒸蒸日上的生猪养殖业,在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开始了“五黑鸡”特色养殖的探索,用前期养猪的资金创办了南雄市农家妹种养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最终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的自产直销模式。
“我们通过加入合作社,低价购入鸡苗,免费学习技术,统一品牌销售,收益比养猪时还要好。”农户董延龄告诉记者,刘炳成立公司后,自学电子商务知识,搭建起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打通了“五黑鸡”的销路,将养殖最终的主动权替村民稳稳地握在手中,把全镇跟着她一起搞养殖的村民手中的“五黑鸡”全部变成了“金凤凰”。
2018年至今,刘炳共带领全镇农户养殖“五黑鸡”1.5万只,产值达410万元,共带动当地20条村479户9996名农民脱贫致富。据相关数据推算,坪田镇参与到“五黑鸡”养殖中的农户每户年均增收10000多元,累计增收500多万元。
新闻推荐
韶关市第三批基础教育名校长、名教师名单出炉 韶关市表扬89名基础教育工作者
本报讯近日,市教育局发布《关于表扬韶关市第三批基础教育名校长名教师的决定》,授予雷美初等27名同志“韶关市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