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眼井、牛巷井、飞鼠井…… 百年古井依然清澈甘甜几代人乡愁与记忆都在这里
蟹眼井、牛巷井、飞鼠井……这些名字有趣的古井,位于横沥田坑村。该村先后开凿了十多口水井,现在田坑村400至500年历史的老井有4口,200至300年历史的老井有4口。这些井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田坑人,不少古井至今仍可使用,打出来的水清凉甘甜。
田坑村位于横沥镇西南部,因庙前坑环绕大围村前,故名田坑。据黄氏族谱记载,南宋绍兴六年(1136)江夏黄氏由南雄珠玑巷南迁东邑,南宋宝佑四年(1256),入粤四世祖球祖由琥珀坑(今东坑黄屋)迁到田坑定居。
近日,记者随田坑村委会工作人员黄汝东和年逾70的村民黄焕麟、黄容吉、黄杨焕对田坑村的老井进行了一番探访。
相映成趣的蟹眼井
田坑村500多年历史的老井有3口,其中位于旧村委会前面有两口蟹眼井。何谓蟹眼井?记者向黄焕麟、黄容吉、黄杨焕几位老人请教,原来田坑村大围如蟹状,围前左右相隔六七十米的两井有如蟹眼,故称蟹眼井。
位于田坑旧村委会前面左侧的蟹眼井,井口直径0.8米,井深约10米,井内为青砖围砌而成的圆柱形。井水清冽甘甜可口,至今仍为居住附近的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使用。
“这井水很好呀,你看水多清澈,是很好的饮用水源。”租住在附近的一位住户正在打水,看到记者采访,他也做起了介绍。
位于田坑旧村委会前面右侧的蟹眼井,井口直径约0.8米,井深约8米,井壁为青砖围砌而成,现该井已闲置。村委会已将该井封闭,并用青石围砌进行保护。站在旧村委会前面,看着一左一右的两口老井还真像两只蟹眼。蟹眼源自风水,古代人研究风水是为了守住财富、运气、健康等好运。两口蟹眼井既相伴相守相映成趣,也表达了村民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村民对牛巷井情有独钟
位于田坑村五片三路的牛巷井有400多年历史,井口直径0.8米,井深约10米,井内为水泥环管叠砌,井水清澈甘冽,水源充沛,久旱不涸。当年,黄焕麟一家就住在牛巷井附近。在黄焕麟老人的记忆中,村里人一直对牛巷井情有独钟。他十多岁起,就到此井挑水。该井1976年曾发生坍塌,井底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洞,村里为此用砖石和水泥等材料,对该井进行了全面修建。“这井水特别甘甜、清凉,用这井水煮腐竹糖水,腐竹烂得特别快,泡茶特别香。用这井水煮开水泡茶还有窍门:水温达到90度,泡的茶更香,更有味道。在炎热的夏天,中午从地里干活回来,舀一瓢这井水冲红糖咕噜咕噜喝下去,使人神清气爽,惬意非常。”黄焕麟老人笑着说,现在这井水仍为附近村民所用。
黄焕麟老人说,村里数百年来一直流传新媳妇拜井的风俗。新媳妇过门第二天都来祭拜牛巷井。祭拜时,在井沿前焚香并摆上红团、红枣、糖果等祭拜物品,焚烧金元宝,告诉“井神”她已正式入了夫家门,已是本村人,祈祷井神保佑身体健康、生活美满、家庭幸福,万事如意。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村里的女子也有摆巧物、拜“七姐”的传统习俗。当天她们都会提前来牛巷井取水,以备过乞巧节之用。
在黄焕麟老人的记忆里,与牛巷井有关联的还有个“卖懒”的年俗。卖懒习俗寄予了他们辞旧迎新,喜迎新年新气象的良好祝愿。
隐于旧围的飞鼠井
看完牛巷井,记者一行沿着窄小的旧巷道,探访位于田坑村四片旧围的飞鼠井。该井已有300多年历史,因从井口到井底,状如飞鼠,故名飞鼠井。井前后是成排少人居住的旧民房,隐于旧围的飞鼠井是幽寂的。该井口直径0.8米,井深10米,井内为青砖围砌而成,井沿用红石砌成,井壁很干净。井台用水泥铺建,并建有1米高围墙,围墙上层铺上红石。
黄杨焕老人的旧屋就在飞鼠井附近,他说,这口井水质好,清冽甘甜,当时旧围有500多人吃用这口井的水。现该井水仍可吃用。但村民已搬出旧围,旧屋已少人居住,显得清寂。该井现处于闲置状态。黄杨焕老人仍清楚地记得,过去这里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早晚来飞鼠井挑水的人很多。挑水是每天的必修课,有的村民天还未亮就来挑水了,时常可听到村民挑水时扁担伊伊呀呀的声音。村民晃晃悠悠地挑着水往家里走,一直到家里的大水缸装满水后方才歇下。
现如今,打井水的人远去,但古井仍保留完好,成为田坑村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南雄一房东因涉嫌为赌博提供场所而被移送起诉。2019年3月6日,根据前期侦查掌握的线索,南雄市公安局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