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体验韶关翁源后端垃圾分拣 一天分拣上百吨垃圾 厨余可“养”虫
记者跟随分拣员杨永刚学习垃圾分拣。南方日报记者李赫摄
扫码跟随《学徒》栏目
去到垃圾分拣现场
“太难了,这味道受不了啊!”
“是,一般人刚到都受不了,戴上口罩好些。”垃圾分拣员杨永刚笑着说。
这段对话发生在广东惜福翁源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试验基地(以下简称“试验基地”)的垃圾分拣线上。
垃圾分类是近段时间的热门话题,大家都关注前端的垃圾分类投放,却很少有人知道垃圾在后端是如何处理的,甚至有人质疑“前端分了类,后端又混合处理”。真的是这样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韶关市翁源县实验基地,亲身体验不为人熟知的后端垃圾分拣工作。
近30℃气温下分拣可利用垃圾
戴着口罩,记者跟随杨永刚走上流水线,运送垃圾的皮带旁已有几个分拣员,将各式各色的垃圾袋打开,倒出里面的垃圾。
当时气温将近30℃,垃圾袋拆开后,立马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臭味,记者顿时感到一阵恶心。
“还学吗?”杨永刚轻拍着记者的背说。
“学,豁出去了。”稍作调整,记者接过杨永刚递过来的手套。
在杨永刚的指导下,记者拆开一个黑色垃圾袋,将里面的垃圾倒在皮带上,主要是剩饭剩菜。正准备打开另一个垃圾袋时,杨永刚阻止,并伸手把剩饭剩菜收到一边的垃圾桶里,然后又很快拣出一个塑料瓶子和一个纸盒,分别扔在了另外两个垃圾桶中。
杨永刚说,拆开垃圾袋的目的是把混杂的垃圾分开。“现在县城在推广垃圾分类,但养成习惯需要时间,有些人还是会把垃圾混在一起扔,所以我们还要再分拣。”杨永刚说话间,又从流水线上拣出一个透明玻璃瓶。
杨永刚说,从前垃圾都是混在一起填埋,填埋场压力很大,尤其是餐厨垃圾,让填埋场附近都臭气熏天。
“现在基本上一天要分拣出100多吨垃圾。”杨永刚说,垃圾分类的目的是实现垃圾的减量,在前端没有完全做到分类投放时,就需要后端分拣出可以再利用的垃圾,最后剩下处理不了的才运到填埋场。
小小黑水虻一天吃掉60多吨厨余
经过分拣体验,记者了解到,让人恶心难耐的主要是餐厨垃圾。而且,根据现场观察,分拣出来量最大的也是厨余垃圾。这些厨余垃圾怎么处理?
“这些厨余垃圾都用来养虫子了。”在实验基地负责人扈小刚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黑水虻养殖场。
过道两旁重叠堆放的蓝色塑料箱子里,装满了正在啃食垃圾的黑水虻。扈小刚说,分拣出来的厨余垃圾经过发酵、打碎等处理后成为饲料,黑水虻一天大概可以吃掉60多吨,“黑水虻吃垃圾长大后,可以用于畜禽养殖,营养很高;它的排泄物又可以作为有机肥,这样实现循环。”
翁源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8年开始,翁源县6个乡镇被挑选为韶关市垃圾分类示范镇,并划拨专项资金进行支持,其中通过黑水虻养殖基地处理餐厨垃圾,使县生活垃圾每天进场填埋量已由当初的200多吨降至现在的约110多吨,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基本达到50%。
前端做好分类能大幅减轻后端分拣压力
“早就习惯了这个工作。”杨永刚已在垃圾分拣线上工作了两年,每天三班倒,每班有10个人左右。
有人会问,为什么后端的垃圾分拣不能全部用机器来做?对此,实验基地的负责人表示“不要想象得太美好了”。目前确实有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处理基地,但大范围地推广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最有效最重要的方式,还是要唤醒人们在前端的垃圾分类意识。
“杨师傅,你觉得这工作辛苦吗?”记者问到。虽然实验基地喷了除臭剂,但在运送垃圾的履带上,臭味仍让人难以忍受。
杨永刚扶了扶戴在头上的帽子,习惯性地笑着说:“习惯了,不苦”。他是贵州人,来广东后一直从事保洁工作,“辛苦的工作总要有人来做,我也不怕脏,要养活家里,也要帮助县里减少一些垃圾。”
杨永刚的朴实让人动容。通过这次体验,记者亲身体会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平时我们随手混合扔掉的垃圾,在后端会给工人带来巨大的工作量。
“实在要说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做到干湿垃圾分开扔,可以给我们减轻一些工作量。”杨永刚说,特别是建筑垃圾不要混在一起,因为建筑垃圾块头大、难处理,很容易损坏机器。
南方日报记者张子俊李赫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24日至25日,翁源县作家协会到东莞市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文学创作采风活动,并与东莞市作家协会厚街分会进行了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