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更漂亮的新农村 南雄全力做好农村破旧泥砖房清理整治“后半篇文章”侧记
截至8月27日,南雄市累计拆除72247.5间农村破旧泥砖房,为加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腾出211万多平方米的发展空间。如何用这些土地做好“后半篇文章”?南雄市因地制宜,切实保障拆除经费投入,积极指导各镇村科学规范拆后土地管理工作,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
截至8月22日,该市拆除后的土地,约76.6万平方米用于“一户一宅”,51.9万平方米用于拆旧复垦,26.1万平方米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46.6万平方米用于基础设施公共建设用地。
变废为宝拆后材料焕发第二次生命
经过前期的努力,目前湖口镇湖口村窝塘村小组的拆除破旧泥砖房工作已进入尾声。在清拆出来的近30亩大坪上,村民正在自发地清理和搬运木窗、木梁等材料,大伙有说有笑。“我主动拆除了我的泥砖房,用于村里的规划,建新农村。”一位村民说,前段时间农忙,所以只是清拆了下来,没功夫去清理。
正在给木材装车的一位村民接过话茬,“大家都很自觉,来这里清理。我们都希望把村里建设好一些,绿化好,环境好。”
大坪上好不热闹。忙碌的不仅有村民,还有不间断作业的机械。一辆辆卡车进进出出,清运木材和泥土。湖口村委会治保主任张志明跳上了一辆清运泥土的车辆,“我要跟车到中草药基地那里,看看他们还需要多少泥土。”
湖口中草药基地约5000亩,在这里,湖口镇清拆下来的泥砖变成了“宝贝”。该镇党委副书记王昊说,前期农业农村局对清拆下来的泥砖进行了土壤成分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有的泥砖可以用于土壤改良,有的则用于机耕道铺设。”
有“营养”、不板结的泥砖,化身为各农业产业基地土壤的“激活因子”;砂石多、没“营养”的泥砖和废弃的瓦片,成了基地机耕道的“垫脚石”;而清拆下来的木材则销售到木材加工厂——在南雄,这一做法正在逐渐铺开。
“通过变废为宝,将有文物收藏利用价值的物件进行留存收藏,将可重复使用的建筑材料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将拆后的泥土进行分类处理用于种植所需或改良土壤,有效地提高了拆后建筑物料的利用率。”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泉洲介绍道。深化规划拆后土地助力乡村振兴
珠玑镇梅关村委会田心村拆后一块2万多平方米的大空坪上,村民周祥瑞和周凤生叔侄俩正在平整这块“空地”。“我们协助钩机作业,平整好土地,挖好排水沟渠。”周祥瑞说,几天前村党群理事会带着大伙去参观别的新农村,现在村里人都是干劲十足,“一两年后,田心村也会建成漂亮的新农村。”
平整土地、挖排水沟,这一场面在南雄市随处可见。“古市村窑塘片一共拆除了近5万平方米,我们将结合拆旧复垦、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和农村综合改革,利用好这片土地。”古市镇镇长朱慧介绍,该村因地制宜,规划“一户一宅”用地、果树用地、复垦用地,以及小龙虾仓储加工预留用地。
为做好拆后土地的“后半篇文章”,南雄市各镇村积极与党群理事会成员、党员群众沟通交流,一同探讨如何规划建设美丽乡村以及推进乡村振兴。
“清拆后的土地,用途主要分为"一户一宅"建房、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发展、拆旧复垦或自行复绿。”南雄市委书记王碧安表示,推进拆后土地管理,南雄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在村庄原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规划编制基础上,再次深化村庄规划;二是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制度,规范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立面统一;三是因地制宜规划集体经济用地,用于发展农家乐、民宿、仓储、加工等,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四是鼓励各村对清拆后的土地进行拆旧复垦,让拆后土地实现效益最大化。
新闻推荐
代表测评时部门工作评分低,南雄人大组织评议“重考” 一单位未“过关” 3个月后继续“考”
南方日报讯(记者/骆骁骅陈理)“满意12票,不满意2票,基本满意12票。”8月22日,在南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三十二次会议的投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