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同堂清风和睦 记“美丽家园”示范户候选家庭何中英之家
编者按:由市妇联、市文明办主办,韶关日报社承办的“美丽家园”示范户评选活动7月下旬开启网络投票。韶关市共有98户家庭围绕家风美、人品美、居室美、庭院美的“四美”标准展开评选,并在韶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展示,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打造美丽家园,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共建共享美丽家园》,展示部分候选家庭最美瞬间。敬请垂注。
四代同堂,毗邻而居;草木庭院,风物闲美……在韶关碧桂园凤凰城小区内,有这样一个和睦、热闹的大家庭,三房十人,三餐四季,一起度过温暖有趣、相爱相依的生活。20余年前,何中英从河北嫁入粤北韶关这个其乐融融、相互扶持的大家庭,共同组成了家风美、人品美、居室美、庭院美的“四美家庭”。
“莲花石”联结三房小家庭
走进何中英之家,可见由三栋别墅毗邻组成的庭院,草木扶疏,亭廊生姿,屋前屋后种有桂花、茶花、四季青、黄皮树等,屋后开辟了小小“田园”,种有辣椒、茄子、豆角、番茄和各色叶菜,凉亭下的小水池,还有龟和锦鲤嬉戏,花草闲情,自得其乐。
在庭院中央的水池里,有一个别具寓意的“莲花石”,寓意“心连心”,把三房小家庭紧紧地联结一起,风雨同舟,和睦相处。何中英介绍,在她的大家庭里,76岁高龄的婆婆陈秀珍是家里的“连心轴”,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生动写照。
“2014年,我婆婆的三个儿女各自的小家庭,从市区各地搬到这里,毗邻而居,组成一个大家庭,相互陪伴,生活也更开心热闹。婆婆在我心里就像是我的母亲,勤劳、善良、贤惠、通情达理,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子女们树立了踏实肯干、勤劳务实、孝老爱亲的榜样。”何中英说道。
陈秀珍的长女李红翼也回忆道,作为普通家庭,一家人经历了物资匮乏的年代,曾住在逼仄漏雨、鼠虫猖獗的棚屋,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和机遇中,随着姐弟们长大成人,他们下海经商,勤劳致富,才拥有了如今安稳和睦、团结一心的“梦想家园”,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父母的谆谆教导和辛勤培育。
勤恳做事老实做人的良好家风
“我已故的父亲是个空军,他和母亲从小教我们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在以前闹饥荒的年代,我父亲只有两条裤子,看到迎面走来一个人没有裤子穿,他会把另一条裤子送给他,他的品格让我们从小耳濡目染,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三姐弟。”李红翼说道,每逢除夕,父亲都会召开家庭会议,让家庭成员自省这一年的为人处事,如今所有的教诲都如同春风化雨,促使他们厚德载物,不忘初心。
何中英嫁到这个家庭后,也感受到优良家风的延续和传承。“之前我和老公读电大四年,为了不影响我们的学业,我婆婆全天候帮我们带孩子,让我们安心读书。她照顾我这个儿媳妇比照顾她女儿还要周到,喜欢吃什么、什么时候过生日她都惦记着,也总是在默默奉献不求回报。”
在她心里,一家人不分你我,相互扶持的故事不胜枚举。上世纪90年代初,何中英在西联收费站工作,常常蹬着自行车跋涉在单位和家庭的路途上,费时费力,为此李红翼把自己唯一的摩托车让给了她;在她母亲生病时,丈夫李伟栋和其他家庭成员也细心照顾,不辞辛劳。
如今三个小家庭聚到一起后,不仅朝夕见面,还带来了很多乐趣,每晚茶余饭后,家庭成员常常结伴散步;适逢周末或节假日,集体去看望在珠三角城市工作的孩子们;大家庭最小的成员,陈秀珍3岁的小曾孙出生以来,也给这个家庭带来很多生机和活力。
“有相互扶持的家人,即使遇到困难也能保持开阔的心态。全家人安稳快乐,能好好孝顺老人家,就是我们的理想生活。”李红翼说道。
新闻推荐
自市委市政府发出拆除破旧泥砖房动员令以来,韶关市全面掀起了拆除破旧泥砖房的高潮,取得明显成效。在“破旧立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