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圃镇石军村重塑水清岸绿水乡风貌 红色革命老区向环境要发展驱动力

南方日报 2019-07-30 06:38

黄圃镇引入中山本土文创团队,在河涌两岸沿街墙上绘制反映打谷、放牛、摘果等农村生产生活场景的壁画。王云摄

黄圃水道旁,石军村围堤段,停摆近两年的中山市黄圃镇乌珠渡口又热闹起来。每当傍晚时分,来自石军村和周边村庄的村民就到此休闲散步。岸边波涛拍岸,岸上红花绿树,草地小径,晚风拂来,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一年前,这里还是废品回收厂、铸造厂和小型出租屋的聚集地,既破坏河岸线风景,也造成水环境污染。去年以来,黄圃镇和石军村结合“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清理该围堤段36家散小厂房和房屋,建设岸边湿地公园,逐步恢复“一河两岸”滨水景观风貌带,得到村民点赞。

整治河岸线,建设湿地公园是黄圃镇石军村发力环境建设的缩影。石军村是中山的传统革命老区,也是中山北部的传统水乡风貌村。近两年来,该村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河长制等工作,开展围堤和内河涌整治,“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水乡风貌逐步得到复原。好转的环境也给村里带来了发展红利,该村土地发包租金价格提升了。

南方日报记者雷海泉通讯员黄圃宣

产业带变休闲带

打造3.5公里村级滨水绿色廊道

一汪江水,滚滚波涛。横跨黄圃水道的乌珠渡口,曾是石军村和吴栏村村民出行的重要途径。在石军村,乌珠渡口周边曾是村中厂企的聚焦地,从上世纪90年代起,在这里近3.5公里长的河岸线上,先后出现36家企业以及出租屋物业,成为该村的主要“产业带”。据石军村党委书记郭宋华介绍,这些企业和出租屋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约150万元收入,约占村集体总收入一半。

虽然该部分企业和出租屋是村集体收入的重要支柱,但由于其规模散小,且存在污染情况,石军村还是下决心对其进行整治。“企业主和村民都很支持,清拆工作很顺利。”郭宋华表示,这些厂房和出租屋业主既有外地人员,也有本地村民。清拆工作持续一年,由于村委提前做好解释引导工作,清拆工作期间没有发生企业主或村民对抗情况。

清拆厂房和出租屋物业后,堤外腾出近150亩村集体闲置空地,从去年起,石军村村委逐步对其进行复绿,并规划建设湿地公园。今年3月,细岗渡头文化湿地公园建成投入,公园从乌珠渡口往平洲大桥延伸300多米,园内种植了红花紫荆、蓝花楹、凤凰木、落羽杉等多种树木,规划建设了观景平台、绿道游径、海绵雨水花园等功能区域。郭宋华表示,公园自建成以来就受到村民欢迎,每天傍晚人流量大,还有不少外村村民专门从5公里外驾驶摩托车到此游玩。

黄圃镇农业局工作人员王祥表示,细岗渡头文化湿地公园是黄圃镇打造的首个湿地公园。除了休闲功能,公园还具有防洪护堤作用,通过恢复堤岸植被,重建河岸生态系统,使堤岸功能得到强化。

据了解,以石军村为起点,黄圃镇正计划结合“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在完成堤外地清拆整治的基础上,实施滨水绿色廊道、湿地公园、慢行系统等工程。截至目前,该镇已投入370万元在鸡鸦水道、桂洲水道、黄圃水道等河道沿岸营造建设滨水绿色廊道24.8千米,新增绿化面积29.5公顷。

内河“复活”

重现小桥流水的水乡风情

“水不臭了,鱼虾也回来了。”看着家门口前流淌着的七宅涌,石军村七旬老人梁执明高兴地讲起了这条河涌去年以来的变化。

七宅涌是贯穿石军村七宅片区的一条主要河涌。据梁执明介绍,在上世纪80年代,河涌水质清澈,鱼虾众多,小孩子到河中游泳。但后来七宅涌上生活垃圾增多,河涌两旁由村民搭建的建筑也越来越多,原来最宽近8米的河面逐渐萎缩至1米多,河水几乎不再流动,蝇虫孳生,恶臭弥漫,河涌问题成为村民们的一块“心病”。

去年,七宅涌治理工作出现转机,石军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选取七宅片区首先开展河涌“五清”专项行动,全面清拆河道两旁的涉水违建和行洪障碍体。

“超过河面一米、突出河面的建筑物一律清拆。”郭宋华表示,经过前期摸查,七宅涌上的违建情况较为复杂,违建类型包括“临时停车位”、杂物房甚至出租屋。由于部分建筑体积庞大,建设费用较大,整治行动初期,一些村民不理解。经过村委发动村中村干部、老党员进村入户做工作,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统一村民思想,清拆工作逐渐打开了局面,去年6月,曾有村民主动拆除了自家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违建出租屋。

记者沿七宅涌走了一圈,只见数座小桥横跨水面,河涌水面宽阔,绿水流动,水中不时出现成群的小鱼,一派水乡风情。为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黄圃镇引入中山本土文创队伍,在河涌两岸沿街墙面上绘制反映打谷、放牛、摘果等农村生产生活场景的壁画。

除了整治河道,村中相关硬件设备建设也逐渐提上日程。在七宅片区,石军村七宅文化体育公园正在建设,这里规划有石军村首个标准篮球场以及系列休闲健身设备,可为周边2000多村民提供休闲活动场所。“看着环境变好,大家的积极性也上来了。”郭宋华表示,目前村民参与环境建设的热情较高,不少乡贤更是纷纷出资出力积极参与其中。

增添绿色动能

村民小组年收入超过2000万

石军村是传统的农产品种植大村,青皮冬瓜、葡萄、沙葛、枸杞菜、冰糖橙等农产品闻名中山内外。通过土地发包和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石军村全村28个村民小组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其中年收入超100万元的不在少数。

石军村主干道祥兴路两旁是该村的农业种植区,也是现代特色农业的试验田,这里分布着枸杞菜、冰糖橙、葡萄等特色农业种植区。石军村第十一股份合作经济社“三十八”地块是石军村枸杞叶种植集聚区,这里曾经是村中杂草丛生的丢荒地。经村委引导盘活,如今,这块90多亩的土地每天出产的枸杞菜近1000公斤,产品销往中山和珠三角各大城市,每年销售额超过40万元。

郭宋华表示,石军村已成为周边地区知名的枸杞菜专业种植村,全村已建成100多亩节水喷灌枸杞菜种植示范基地。基地的建设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经向农户了解,农户通过种植10亩菜地,每年至少可收获73000斤枸杞菜,按1元/斤的销售价计算,农户每年可增收超过7万元。

日益好转的环境为村民带来了优质的人居环境,同时也为产业带来了发展动力。郭宋华告诉记者,今年村中将有超过1000亩的集体土地租期已到,已有不少来自佛山顺德、珠海等地的现代农业企业前来咨询出租事宜。由于市场反响较好,村中也有了提租金的底气,新发包土地价格平均提升500元/亩,个别地块租金更是提高了1000元/亩,增幅近半。

石军村是中山的传统革命老区。郭宋华表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是石军村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石军村着眼打造更多元化乡村产业结构,最近村委正计划对村中的石军革命建设史迹展览馆进行升级,并围绕村中的红色文化资源,将石军村打造成为中山北部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就是要向脏乱差"宣战",向环境要发展驱动力。”看着村中好转的环境和蓬勃发展的农村产业,郭宋华对石军村的发展充满期待。他表示,接下来,石军村将继续壮大现代特色农业,同时,发挥村中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中山北部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进一步丰富全村产业结构,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群众增收。

新闻推荐

乐昌市纪委监委用活公众号 打造掌上廉政教育新平台

本报讯乐昌市纪委监委灵活运用微信公众号及时便捷、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从内容过硬、功能优化、特色日签入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