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 力挺高校实体书店 师生点赞盼落地

信息时报 2019-07-30 00:55

中大学人书店。信息时报记者 徐珊珊 摄 □本版统筹 信息时报记者 徐珊珊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徐珊珊 张柳静见习记者 袁婵 实习生 徐婷

日前,教育部在官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各高校应至少有一所校园实体书店,没有的应尽快补建。《意见》出台让一众高校师生拍手点赞,纷纷期待尽快落地。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目前广州已有高校开展“实体书店进校园”的行动,且不少学校的周边都有实体书店开展二手图书的回收与经营。

新规要求

各高校至少有一所校园实体书店

《意见》要求,各高校应至少有一所图书经营品种、规模与本校特点相适应的校园实体书店,没有的应尽快补建,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办校园实体书店。高校要将实体书店纳入校园建设总体规划,为校园实体书店提供规模适度、位置适当的经营空间。《意见》指出,力争到2020年底,在全国范围打造一批独具高校特色的“校园智慧书店”。

《意见》强调,要不断提升校园实体书店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支持校园实体书店积极承担政府和高校文化建设相关工作,努力探索把校园实体书店建设成集图书销售、阅读学习、展示交流、聚会休闲、创意生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式校园文化活动场所。

同时,《意见》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办校园实体书店,支持校园实体书店为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支持将校园实体书店建设纳入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记者走访

有学校开展“实体书店进校园”

据中山大学新闻网5月30日《中山大学学人书店正式开业》报道,中山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底启动“实体书店进校园”工作,在广州校区南校园试点推进,逐步实现三校区五校园全覆盖。在学校各相关部门及商务印书馆的支持下,经过中山大学出版社前期的组织筹备,中大学人书店(广州南校园西区店)暨商务印书馆中山大学阅读体验店于5月初开始试营业,获得师生肯定,反响良好。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中山大学南校区已经有两家“学人书店”,除了西区店外,另外一间学人书店位于北区学人馆凯峰酒店一楼。西区店的梁经理告诉记者,店内畅销的读物多为中学必读刊物,中山大学教授出版的书籍则是会定时轮流上架,未来可能会考虑在学生区设置销售机。

据上述报道,随着校园书店功能拓展建设,今后还将实行多业态、立体化经营模式,通过建立集“阅读体验、成果展示、新书发布、讲座沙龙、学术交流、教学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中心,促进多学科教学科研交流与交叉融合。

此外,还有高校通过多种方式把师生从手机和互联网“拉回”图书馆。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黄菲青表示,为推动“悦读,”打造书香校园,天河学院“四管齐下”——推动食堂A级改造,逐步将各个食堂打造成餐饮、学习、交流的沙龙;暑假启动宿舍社区化建设,建设学生活动中心和党员服务站,打造以读书为主题的社区文化;同步启动老宿舍区建设,重点建设精品书屋,建成一个时尚舒适的“天院书店”;“升级”读书月活动,领导师生开展读书比赛、减免纸质图书滞纳金、增加纸质图书借阅册数等。

实体书店多开展二手图书经营

《意见》支持有条件的校园实体书店依法依规开展二手图书的回收与经营。而记者在走访中也了解到,华师、暨大、华农等大学校园里或周边都有不少实体书店,大多数都是开展二手图书的回收与经营,尤其是二手教材业务。

位于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的绿岛二手书店老板向记者介绍,他们一般回收毕业生的教材,然后再按原版的三、四折出售。“回收时会一本本看,注重书的品相,书如果是全新,回收价格会高一点;若字迹太多价格就会低,每本一般一、两块钱。”书店老板说。

在华工五山校区附近,记者也发现一家名为“笨牛书店”的二手书店。该店除了吸引在读学生外,还有不少市民也来这里购书。在书店选购的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出于工作的原因,他想要系统地学习金融学的知识,知道二手教材相对便宜,于是特地来这边购买。

在华师和暨大石牌校区附近的翰风书店,除了二手教材外,还可以“淘”一些有意思的旧书。记者注意到,翰风书店面积大概只有10平方米,书架和地上都堆满了一摞摞的书,种类五花八门,有教科书、小说、儿童书等。

书店老板告诉记者,店里的书主要是从附近华师、暨大学生处回收的。书店已经开了10多年,但现在的生意没有以前好做,很多人都选择阅读电子书或者网上购买书。

记者逗留的一个小时里,共有四人进入店中淘书,每人在店内至少逗留了半个小时。一位来自韶关的李老师告诉记者,自己还是比较喜欢纸质书,每次来广州都会到这家店,淘一些社会学或教育学的书。

各方声音

高校老师:书店是高校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教授认为,书店对于高校而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如果校园里没有了书店,学生们就少了一处文化滋养、交流的空间。校园书店承载的是一种文化连接的功能,更是一种人文情怀,从这个角度来看,校园里不能缺少书店。

“大学生比较追求品味、环境、气氛,但同时对价格又是敏感的。如果单纯是纸质书消费的话,学生可能更倾向在互联网上购买。”刘教授表示,“实体书店重要的是有一个地方让大家愿意读书,或者说是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这对校园文化是很重要的。”

“下一步,校园书店应当思考如何经营的问题,尝试突破传统、找准定位、拓展功能。除了争取政策扶持之外,自身也应当加强科学的设计和精密的规划。毕竟,情怀之外,生存和发展才是一所书店立足的根本。”广州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如是说。

学生:建议转变传统经营思路 满足不同需求

记者在大学城随机采访了一些高校学生。不少学生对《意见》都十分支持。中山大学大二学生陈鑫表示,希望新规能尽快落地实施。“书店最好能够设立在学生宿舍或者教学楼附近,同时设置更多的功能,比如读书、看展、阅读会、英语角等,让同学们不同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也有学生认为,实体店在网络时代应该转变传统经营思路,增加书店的功能或许更好。韶关学院大三学生王晨告诉记者,自己非常期待有一间真正的校园书店,“虽然电子书更方便,但我还是喜欢看纸质书。我心目中好的书店与其说是一个书店,不如说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传播空间。点一杯咖啡,捧一本心仪的书,让人觉得阅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新闻推荐

65岁老汉猥亵16岁女娃被掴耳光并拘留 “零容忍”整治侵害旅客权益

本报讯刚满16岁的小丹于近日凌晨乘坐K687次列车,刚找到座位坐下不久,便感觉到邻座一个老头不怀好意地往自己身边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