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城口:突破封锁演绎红色故事 “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见闻六

韶关日报 2019-07-10 08:51

城口镇位于粤湘两省交界处,它四面环山、峰高谷狭,扼粤湘驿道之咽喉,控南北商贾之要隘,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国民党军将其看作湘南汝城至粤北仁化之间第二道封锁线上的重镇,调兵遣将、苦心经营,单碉堡就建有20多座。红军奇袭了城口,摧毁了敌人碉堡26座,成功突破了设在城口至湖南汝城、桂东的第二道封锁线。

一场战役惊一城红军精神传四方

“城口是红军当年突破西进的唯一口子,因此红军才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城口。”红色文化讲解员黄本洲介绍城口一战时给出了以下数据,红军俘敌100多人,缴获枪械数百支、子弹1万多发,还有粮食、煤油等物资一大批。

奇袭城口的胜利,给红军在城口短暂休整创造了条件,标志着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

占领城口镇后,红军一边休整,一边向当地群众做宣传发动。他们有的在群众中演讲,分析形势,传播马列思想;有的在城中墙面上抄写宣传标语、画连环画,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同时,红军还没收了镇里村寨土豪的粮食、布匹、生盐等物资,分给当地贫苦百姓,补充部队给养,并在当地筹款4万多元。

黄本洲带着记者走进城口正龙街,指着手边的门板说:“刚刚我们走过的几条路,都是红军当年露宿的街巷,当时他们人虽多,但纪律严明、秩序井然,绝不进入村民家,村民们见状,便把自家商铺的门板拆下来,铺上稻草,让红军战士睡在上面。今天这条街也被当地百姓称为"红军街"。”

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给城口留下了“红军精神”这笔弥足珍贵的革命财富,城口人民永远怀念那些为革命奋斗和牺牲的红军先烈。如今,为了让红军精神永放光芒,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在正龙街一河相隔的空地上,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正拔地而起,馆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时刻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长征中那些血色温情的故事。

一个瓷碗代代传印证军民一家亲

说到故事,红军在城口战斗休整多日,除了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和老百姓的“亲密互动”自然不少。在该镇东坑村蒙日娇的家中,一个瓷碗盛满了这个家庭对红军的特殊感情。

“这个碗是我母亲交给我的,她叮嘱我一定要保管好它,因为这是红军战士留给我们的"信物"。”蒙日娇的母亲叫张堂英,当年住在该镇的半山村,她与红军的故事发生于1934年11月的一个冬夜。在盛夏的午后,蒙日娇向记者复述了母亲和她说过的话。

“那是一个寒夜,母亲家门突然被敲响,枪声刚停,母亲和外祖父害怕极了,不敢应声。”蒙日娇告诉记者,当时兵荒马乱,不明情况的母亲和外祖父不敢吱声。过了好一会儿,门外传来熟悉的乡音。说话的是同村人,他告诉蒙家人,门外之人确实是红军,是自己带来的。

听到这里,蒙日娇外祖父蒙家财才战战兢兢地打开了门。门刚打开,十几个身穿灰色军装、背着大刀的红军就走了进来,还抬着一个满身是血的伤员,其他红军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受了伤。蒙家财是村里的土郎中,他随即观察了红军们的伤势,发现没有伤到筋骨后便连夜上山采药为其治疗。

“那十几位红军在我家造纸厂休息了七八天便随大部队离开了,托我们继续照顾那位重伤伤员。”蒙日娇说,那位受伤的红军姓徐,在自己家住了一个月,期间她家人便一直称呼他为“徐同志”。

这位徐同志伤好离开时,感激蒙家的照料。身无分文的他便将随身携带的瓷碗送给了蒙家人,并对蒙家人说,自己现在没有礼物答谢,这个随身携带的碗就留在这里。等以后革命胜利了,自己一定会回来报答蒙家,届时以瓷碗为信。

就这样,这个碗一直被蒙家珍藏着。传到蒙日娇手上已经是第三代,包住瓷碗的红布坏了一块又一块,1967年她外祖父去世前,还拉着母亲的手叮嘱道:“要保管好这个碗,红军还会来的。”85年过去了,徐同志终究没有回来,但这段历史却被蒙家世代铭记。“我已经将这段历史告诉了我的儿女和孙子,等我百年之后,让他们继续守好这个碗。”采访最后,蒙日娇说。

新闻推荐

仁化启动文学进校园活动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本报讯近日,由仁化县文联主办、县文学学会承办的“结对子·种文化——文学进校园”活动在该县董塘中学启动。简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