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革命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三水招募国防教育宣讲人,传播红色故事,激发爱国热情

今日三水 2019-07-10 07:32

上周,三水全区专武干部到三水人民抗日纪念碑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了解东江纵队的历史。三水人民抗日纪念碑、东江纵队抗日联络点是记录三水抗战故事的重要印记。

三水有着不少革命遗址与红色资源。自2017年11月以来,三水启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纳入总体规划研究的红色资源点共23处。今年,三水启动征集“红色传承共筑国防”国防教育宣讲人,重温、传播革命历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全社会爱国拥军热情。

三水人民抗日纪念碑:

记录抗击日寇的烽火往事

三水人民抗日纪念碑,矗立在乐平镇源潭村。1997年,三水财政拨专款12多万元兴建。碑正面刻着“三水人民抗日纪念碑”,由原珠江纵队政委梁嘉题写;碑的基座正面则刻着“三水人民抗日纪念碑记”。

抗战时期,三水人民愤然拿起武器奋勇杀敌,展开了数十次抗击日寇战役,三水人民抗日纪念碑记录了这段不可忘却的烽火岁月。

南三大队是三水抗战时期较为活跃的一支游击队。1943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南三(南海、三水)大队成立,后改为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在三水、官窑一带活跃。南三大队深入敌后,开辟了南三边区,建立根据地,采用灵活游击战术,克官窑、攻乐平、夺源潭、袭南边、卫沙头,纵横百里,歼日寇、除汉奸。

坚持敌后抗战,南三大队由20多人的队伍发展到500多人,建立方圆20余公里的解放区,为抗日救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相关文献记载,从南山脚下,到西江之滨,三水军民进行了灶岗、马口、红岗窦、宝月、芦苞等战斗,给日军以沉重痛击。

东江纵队:

书写三水人的英勇抗战史

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初期,由中共领导,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榜样在华南敌后建立的一支抗日武装队伍。其中,三水商人郑子桂、人民教师陈秀容等追随东江纵队打击日寇,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乐平大旗头村郑大夫家庙,展示着郑子桂与东江纵队结缘并投身抗日的事迹,以及东江纵队在抗战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历史评价。这里是东江纵队抗日联络点,已成为乐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42年,大旗头村人郑子桂在韶关经商,结识了中共北江特委副特派员邓楚白,在其影响下,郑子桂决意为抗击日本侵略军贡献力量。他在自己家中(今郑大夫家庙)设立地下联络点,为当时活跃在南三边区的东江纵队搜集情报、输送物资,甚至营救地下党员。

与郑子桂不同,三水人民教师陈秀容以教师的身份为掩护,开办夜校宣传抗战。抗战胜利后,陈秀容一路从广州辗转来到大塘、芦苞等地,教书育人30多年,桃李芬芳。

抗战时代距今久远,革命之士已老去,但革命故事不能随风而去。近90高龄的东江纵队老兵何伟表达了他的期盼,希望他们的红色故事能传承下去,以革命先烈精神激励后人。

今年6月,三水启动“红色传承共筑国防”红色故事大家讲活动,挖掘一批三水国防宣讲人才,讲好三水红色文化故事,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

(文/佛山日报记者卢钰仪通讯员凌芳)

新闻推荐

韶关市住管局举办乡镇(镇街)提升工程计价管理培训班 提高建设项目建管水平

本报讯日前,市住管局联合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共同举办第一期乡镇(镇街)提升工程计价管理培训班。培训班邀请广东省工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