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帮扶 情系病患 南雄市“医共体”改革试点工作见闻

韶关日报 2019-06-25 08:52

“医共体”改革试点工作推开以来,南雄结合实际,组建了“南雄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和“南雄市中医院妇计院医共体”两大医共体,分别与县域内的19家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手”,成为了互相扶持的一家人,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双向转诊资源共享

在之前的乡镇卫生院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过去发展的不平衡,南雄市内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的医疗条件有限,生活在村镇的百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看病难”问题,这种难主要体现在一旦患上大病,只能选择到县城,甚至远赴韶关市区就医。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急重症,基层卫生院几乎没有处理能力。

“我们建立"医共体"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韶关市之前的这一状况能得到有效缓解,甚至是突破。”南雄市卫健局副局长邱建华说。

乌迳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王槐明回忆,在“医共体”成立之前,该院由于缺乏必要设备,导致很多治疗项目无法开展。他说:“以前,我们在接收到急、重病患后,只能拨打120,让急救中心从县城安排急救车到院内接走病患。像我们乌迳这样较为偏远的乡镇,耗时颇多,对病人的抢救极为不利。”

加入“医共体”后,南雄市中医院为“医共体”内的9家卫生院开通了转诊绿色通道,一旦卫生院接收到急、重病患,该院可直接派车赶往接诊病人,如有必要还可派出专家携带急救用品随车前往,不耽误一分钟急救时间。而在出车的同时,下沉卫生院的医生可以第一时间与中医院相关科室做好对接,及时沟通病人症状、病情,为后续接诊、手术做好准备。

“转诊渠道的畅通,使患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同时,两级医院依托"医共体"平台,构建起了基层医疗机构治疗、康复、后期护理等服务链,将患者后期康复治疗下转回家门口的卫生院,既为患者提供了连续、方便、实惠的医疗服务,又为县级医院减轻了床位负担。”南雄市中医院副院长刘加波认为,“双向转诊”是“医共体”的一大凸显优势。

除了“双向转诊”,“医共体”的另一优势就是,卫生院可以分享县级医院的医疗资源。南雄市人民医院驻珠玑卫生院医生叶常椿告诉记者,在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判断上,医生往往需要用CT、核磁共振等仪器辅助判断病情,县卫生院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医共体”建立后,卫生院得到了安排院内病患到上级医院接受相关仪器检查的权利,在免去病患重复排队挂号等复杂程序的同时,提升了卫生院医生的诊断准确率。

“医共体”的成立,使病症有效救治的时空距离大为缩短,更能预防危急重症的不期而至,让基层医生能从容应对各种病症。

驻扎基层技术帮扶

在南雄市人民医院走访中,记者碰到了刚从科室对口帮扶的全安镇卫生院回来的儿科主任温文英,她高兴地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帮扶,如今全安镇卫生院的接诊量有了成倍的提升。

南雄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朱广庭介绍,“南雄市人民医院医共体”成立后,他们第一时间走访了10家成员单位,根据各成员单位的实际情况,以科室与卫生院结对帮扶或全科医生长期驻点两种形式帮助卫生院提升医疗质量。“这样的安排主要是为了克服部分科室人手不足的问题。但无论哪种形式,下沉医生都会尽心尽职做好诊疗和"传帮带"的工作。”该院科教科主任、人员下沉帮扶主管张涛说。

全安镇卫生院是一所离城区较近的卫生院,由于观念问题,该镇的孩子不管有什么病,一般都会被家长直接带到县城的医院治疗,该镇卫生院的儿科医疗项目也因此逐渐荒废。南雄市人民医院在前期走访中发现了这一问题,于是决定安排该院医资和设备都相对较强的儿科对口帮扶该院。

“对口帮扶实施后,我带领科室的主管护士,亲自下沉到该院,手把手教卫生院的医生做婴儿护理,指导他们如何正确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配药,并从科室调拨一台雾化机到卫生院。”温文英表示,医院安排他们科室帮扶全安镇卫生院,目的很明显,就是希望能恢复该卫生院对儿科基础病、常见病的治疗能力,要将这块知识传授到位,重建和再造他们的儿科诊疗体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该卫生院内又开始出现儿童的身影。

除了对口科室及驻点医生的传帮带,南雄市人民医院还会为“医共体”内的成员单位提供专业的培训。另外,当省、市等更高一级的医院专家来南雄开展培训时,“南雄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内的所有成员单位医生都能获得与该院医生同等的培训机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南雄“医共体”建设通过开展疑难危重患者转诊绿色通道、医资力量下沉和设备设施支持,提升了基层医疗能力。记者在蹲点中不难发现,目前,南雄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正在逐步提升,基层群众就医问题正在得到改善,而这些都是国家民生工程项目实施的具体体现。

新闻推荐

红军打赢入粤第一仗 给村民送肉五箩筐

■91岁的李梅德老人在村里古榕树下向记者们讲述了他亲历的红军长征入粤第一仗——新田之战的情景。新华社发■“红四军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