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统村落留住传统文化的根
近日,住建部等六部门公布了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国2666个传统村落榜上有名。中山市4个村落入选,分别是黄圃镇鳌山村、沙溪镇龙头环村、南朗镇榄边茶东村与大涌镇安堂村。至此,中山市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已达6个。(6月24日《中山日报》)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传统村落被建筑学家喻为“空间说书者”。传统村落更是“民族的记忆”,是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的缩影。古村落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不仅包括自然风貌、民宅、桥梁、河道、祠堂、戏台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包含了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民俗风情、生产生活方式、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番,包括中山4个村落,全国共有2666个村落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说明这些古村落相对完整,文化遗存具有延续性。但也要认识到,古村落这一我国耀眼的文化地标,在承载文明与荣光的同时,也承受着岁月洗礼、风雨侵蚀,乃至人为损毁。
住建部对全国村庄的调查报告显示,1978年至2012年,全国自然村数量从1984年的420万个减少至2012年的267万个,年均减少约5.5万个。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这种消失速度令人忧虑。因此,又一批古村落入选第三批国家传统村落名录,各地不能停留在沾沾自喜上,要采取更多措施,保护好现有古村落,留住古村落的“美丽乡愁”。
“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它们就消失不见了。”学者的呼吁,可谓痛切。各地村落遗产,包括各类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方言、乡约乡规、生产方式等,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因村落的存在而存在,并使村落传统厚重鲜活。
总之,古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是一项文化系统工程,不仅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维护,同时要适时通过立法使古村落保护步入法制轨道,更重要的是全社会都要树立保护古村落的意识,留住传统文化的根,让古村落这一不可再生复制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集合载体,在保护中实现文化接力,在新时期更好地展现其质朴的文化品质,散发经典的文化魅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一名网民将一则标有“韶关市必背镇山体塌方逃生现场”的不实视频转发到微信群,引发部分不明真相群众相继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