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陈代宰相江总对岭南的书写(上) 岭南小札之十九
□陈桥生
南朝陈代亡国之君陈后主与时为宰相的江总,不理政务,昏庸腐败,致使陈很快即为隋所灭。因此,他们一直被后人痛加挞伐。
然而,这对君臣虽不是明君贤臣,却都是当时最重要的作家。尤其是江总, 因避侯景之乱流离岭南十三年有余,为岭南文学的发展贡献至巨。他是其时书写岭南最生动最丰富的作家,流传下来的描写岭南风物的诗赋之多之成熟,前所未有,第一次在主流的文学书写中建构起岭南的文学形象。遗憾的是,这一点长期以来竟一直为学界所忽略。
壹流寓十三年: 对岭南前所未有的书写
江总(519年~594年),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总七岁而孤,依于外氏。年少时便聪敏过人,好学有辞采。家有藏书数千卷,总昼夜苦读。年十八,为梁武陵王府法曹参军。所作之诗为梁武帝萧衍所嗟赏,任侍郎。其舅吴平光侯萧劢、尚书仆射范阳张缵、度支尚书琅琊王筠、都官尚书南阳刘之遴等,都对他深相钦挹。梁时官至太子中舍人,兼太常卿。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世称江令。入隋后,为上开府,卒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侯景之乱后,江总辗转避难至岭南,往依舅舅萧勃。大宝元年(550年)十二月“以定州刺史萧勃为镇南将军、广州刺史”,则江总往广州,当在大宝二年,是年33岁。此后,江总“流寓岭南积岁”,直至天嘉四年(563年),以中书侍郎征还朝,回到建康。如此算来,江总流寓岭南的时间从551年至563年,共度过了13个年头。
在这漫长的岭南生活中,江总起初有舅舅萧勃的这层特殊关系,其后与岭南十九州的最高长官欧阳頠、欧阳纥父子也关系密切,甚至已经密切到收养欧阳纥之子欧阳询的程度。如此恩宠之下,江总在当时岭南的文人圈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或许正因于此,才有了后来唐传奇小说《补江总白猿传》的因缘附会。
据统计,江总现存诗歌103首,数量居陈代诗人首位,文55篇,数量仅次于徐陵。其中,可考证作于流寓岭南时期的,文有《贞女峡赋》、《南越木槿赋》等,诗有《衡州九日诗》、《经始兴广果寺题恺法师山房诗》、《秋日登广州城南楼诗》、《别南海宾化侯诗》、《遇长安使寄裴尚书诗》等。这样的诗文数量,在此前流寓岭南的文人中是不可想象的。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江总在岭南的这些诗文,在艺术上较此前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些诗文都称得上是他的上乘之作。江总是做到了寄身心于岭南的山水之中,将自身的情感体验融入岭南的山水自然中,从而有了这一系列诗文的结晶。
《贞女峡赋》: 第一首吟咏北江的诗赋
贰
江总在始兴留下的诗文,包括有《衡州九日诗》、《经始兴广果寺题恺法师山房诗》、《贞女峡赋》等。如《衡州九日诗》:
秋日正凄凄,茅茨复萧瑟。姬人荐初酝,幼子问残疾。园菊抱黄华,庭榴剖珠实。聊以著书情,暂遣他乡日。
《陈书·欧阳頠传》云:“梁元帝承制,以始兴郡为东衡州。”据此,陈寅恪先生认为,江总诗题之衡州,实指东衡州,即衡州始兴郡也。“总持既流寓岭南,始兴为南北交通要道,行旅之所经过。总持,南朝词人也,自于其地不能不有所题咏。”
九日,即九月九日。值此重阳登高时节,有美人佳酿,有嘘寒问暖,园中的菊花金黄灿烂,院里的石榴树结满了丰硕的果实,一幅温馨动人的岭南生活图景。可诗人却意觉萧瑟凄凉,其中因由,只缘于身在他乡。然而思念的故乡又如何?此时的故乡正处于战乱之中,家不再家,国不再国,也唯有辗转流离于此遥远的岭南了。所幸,诗人还有亲戚可以投靠,终究还可以有“著书情”,聊以读书写作排遣飘零他乡的时日。
也是在始兴时期,身为虔诚佛教信徒的江总,得以结识真谛法师及其弟子智恺等一大批佛僧人士。陈寅恪先生以为,江总《经始兴广果寺题恺法师山房诗》中的“恺法师”,应即为智恺法师:
息舟候香埠,怅别在寒林。竹近交枝乱,山长绝径深。轻飞入定影,落照有疏阴。不见投云状,空留折桂心。
公元555年3月,江总随萧勃由始兴南下广州。或许就是在南下之前,诗人与恺法师怅别于寒林,遂成此诗。
这是一首非常成熟的五言律诗,格律上已臻完善,意境的营造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准。怅别之情与寺院风景高度融合,结句更显余味不尽。由于生活经历的变化,江总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都有了大的提升。
告别了恺法师,也告别了滞留三年的始兴,江总沿北江一路南下广州。经过贞女峡时,写下了有史载以来的第一首吟咏北江流域的诗赋《贞女峡赋》:
倦辛苦于岭表,遂沈沦于海外。迹飘揺于转蓬,情缭绕于悬旆。骇兹峡之珍怪,伫奇峰而矖瞩。或逦迤而四成,乍嶵嵬而五曲。含照曜之烛银,渧潺湲之膏玉。山苍苍以坠叶,树索索而摇枝。澄碧源之见底,耸翠壁以临危。
贞女峡,在广东省连县南。峡西高岩名贞女山。因岩下有石相传为女子所化而得名。今人或以为贞女峡即是北江支流连江楞伽峡。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山上瀑布飞泻,如持彩练当空舞,气象万千。楞枷峡向来是连江水道的咽喉要地,水流湍急,轰响如雷。
江总《贞女峡赋》在技巧上已相当成熟,文笔朴实平易,文句对仗工整,读之如身临其境,耳听如闻江流湍急雷鸣之声,目视如临两岸陡峭之危,耸然惊心。在情感上,又注之以辛苦岭表、沉沦海外、飘揺转蓬之经历,显然有了更多更深切的人生体悟,眼前之景与内心之情互为契合,相互激发。“情缭绕于悬旆”,这段江流湍急之旅,不亦正如自己人生的颠沛流离吗?江总在岭南的山水中找到了人生的象征,提升了思想与艺术的境界,完成了一次人生的升华。岭南的山水成就了江总,江总也为岭南留下了丰富生动的诗赋,这算得上是岭南山水与流寓文人的第一次精神意义上的欣然相逢。
新闻推荐
本报讯6月15日韶关市始兴隘子镇满堂客家大围内举行了“家和天下欢聚满堂”的主题活动,为期一个月的始兴围楼文化旅游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