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沉睡资源 找准发展路子 南雄老区篛过村振兴产业发展助农户致富纪事

韶关日报 2019-06-22 08:51

▲篛过村中药材扶贫产业种植基地。▲篛过村党群服务中心。▲篛过小学。

进入五月后,一时暴雨一时暴晒,南雄市水口镇革命老区篛过村变得格外忙碌。下地干活的农户,经常一身泥水一身汗,细心地呵护地里的中草药健康成长。

“我们从小就跟地里的庄稼打交道,这点活不算累。”篛过村贫困户林妹仂说,以前干农活,没什么指望,现在干农活,心情大不一样了,“100元1天,日子有盼头了。”

林妹仂正在除草施肥的这片中草药,是今年刚栽种的两面针,面积有100多亩。据介绍,篛过村党总支与对口帮扶单位暨南大学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成功打造了1000多亩的连片特色的产业基地,走出了一条村集体经济壮大与群众增收致富的党建+产业的新路子。

创新思路提升经济效益

为探索产业振兴的发展路子,水口镇党委政府与篛过村党总支通过到种苗基地考察,邀请技术专家测定土壤、气候条件,与暨南大学制定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精准帮扶的扶贫路子。去年开始,该村开始种植两面针,两年下来,已成功培育了第一个200亩中草药种植基地。

“我们与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合同,将村里有劳动力的贫困户统一安排到基地有偿务工,就近就地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篛过村党总支书记欧阳长生说,两面针产业实现了贫困户“日日有活干、月月有工资、收成有分红”的目标。

同时,篛过村党总支与对口帮扶单位广泛开展校地共建项目,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在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开展种植、养殖项目。通过保价回购农户的农副产品,增加农户收入。目前,已回收农产品30余万元。

党员带头盘活土地资源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篛过村紧扣农村发展主题,村党总支以“抓党建、促发展、打造一村一品”为工作目标,落实“三个在先”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三变”改革,盘活资源变资产、整合资金变股金、引导农民变股东。

在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的基础上,篛过村的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土地流转,然后动员群众一同盘活土地资源。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该村与经济合作社合作,先后投资种植290亩香芋、200亩中草药,以及三华李等经济作物1000多亩。其中,去年的香芋产量达到6000斤/亩,总收入达到15000元/亩;中草药预计产值为10000元/亩。遍地开花的产业,有效地将“沉睡的资源”变成了农民的“活资产”。

通过“三变”改革,篛过村闲置资源得到利用,分散资金得到整合,收入渠道来源不断拓宽,农综改革发展成效逐渐凸显。

唤醒古建促进文旅发展

篛过村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60多年的历史。该村是南雄久负盛名的书香之村,明清以来兴学重教,人才辈出,因其学堂多、书院多、私塾多、读书人多,有“篛过书房”的美誉。古色古香的篛过古村落,也是南雄著名的革命老区村。

借助暨南大学的帮扶优势,该村积极挖掘、保护、利用“沉睡的”古村落文化资源,邀请专家学者编撰了《篛过村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篛过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水口战役(口述史)研究》等项目,并筹集资金修复了太乙书院、欧阳氏宗祠等古建筑。

“这些"沉睡"的文化资源,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财产,给了我们发展旅游的底气。”篛过村驻村第一书记汪建春说,接下来,将充分发挥篛过村历史人文和红色生态资源的优势,打造集休闲观光、宜居宜业的岭南文化名村,丰富旅游业态,实现产业联动,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新闻推荐

推进农药经营建账,南雄总结四条经验

南方农村报记者包睿4月份,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农药经营台账监督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