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客家文化与习俗

茂名日报 2019-06-19 06:56

吴望星

客家文化

所谓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客家方言、客家民俗、客家民居、客家艺术、客家人物、山水、客家诗文、客家历史、客家饮食、海内外客家分布等多方面。

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土著文化,加上长期居住在丘陵地环境影响,形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而客家人也被称为是“丘陵上的民族”;而客家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的特点,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儒家文化;移民文化与山区文化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质,客家人的祖先崇拜、重教观念、寻根意识、开拓精神、以及奇特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等,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三种文化特质的外化;不同支系的客家人,在文化特征上也有所不同。客家精神的内涵丰富,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从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方面表现突出。

首先是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其次,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还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涵化上。客家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长期的迁移养成了兼收并蓄取其长、开拓进取不保守的民风,使客家民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电白的客家人(讲话方言),一般都住在山区一带,主要分布在沙琅、望夫、黄岭、罗坑、那霍、观珠、马踏、岭门、林头、霞洞等乡镇,其祖先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福建,再从福建迁徙到广东南雄珠肌巷,然后从这散布各地。电白客家人发展到如今差不多有七八十万人,他们有许多客家习俗,其文化也是从这些习俗中演变而来。其中,客家民居十分独特,如土楼、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四点金、多杠楼及中西混合式等多种形式,体现中原宫殿式、府第式、四合院式等建筑风格,反映客家人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变迁,是中国民宅建筑瑰宝,堪称世界建筑一绝。

在电白,目前保留下来的最具客家特色的民居在沙琅月朗口朗山庄。该屋为清嘉庆年间所建,距今200多年,大部分仍保存完好。

客家先民是中原华胄,他们来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虽经辗转流徙,其文化气质不变,他们讲礼节,重伦理,好学问,尚教育,敦亲族,敬祖先,隆师道,客家人深重的文化气息使他们成为“优者的遗业与涵儒”。客家民系最值得称道的可贵之处在于客家妇女的地位不同一般。客家女无缠足怯弱之习,她们能躬操耕作,主持农计,她们朴素节俭,勤劳洁净,崇敬丈夫,热爱儿女,任劳任怨,牺牲自我,维护家庭,她们以坚强和聪颖,在世界妇女中占有重要地位。客家妇女的特性充分体现出客家精神的精髓所在。

客家人使用的用具、农具特别多。如引水系列有大水车、龙骨车(水龙、水车)、戽桶(吊桶)、戽斗等;石器系列有石碾(禾磙)、谷砻(竹碾)、油瓮等;竹器系列有打谷拔(禾桶拔)、谷拔(装谷用,上面加围卷)、担枪(禾或柴枪)、米筛、箩斗等;木器系列有织布机、纺纱机、风箱等;生产系列有榨油槽、犁、耙、耥耙、耙爪、铁爪、锄头、铁铲、禾叉等等。客家美食很多,著名的有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走地鸡、炒枯笋等;客家擂茶是客家人特有的饮茶文化,待客擂茶分荤素两种。

客家习俗

客家习俗比较多,这里仅简单介绍下客家人的过年、坐月子习俗。

过年习俗:客家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食材包括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干、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人们往往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准备,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到第二天的清晨才算熬成。每逢腊八这一天,客家人都要做腊八粥来祭祀祖先;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馈赠亲朋好友,然后才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腊八粥一定要吃剩,寓意“年年有余”。农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坐月生子习俗:产妇“坐月子”是指生孩子的当月,每天必须煮生姜鸡蛋酒吃,以求活血清淤,再穷的家庭也尽量让产妇吃鸡、鸽子、猪肉、蛋。客家人认为产妇“坐月”这个月有晦气,要在门窗上插上艾叶“驱邪”。男子不得进入其房间,女子若要进入也要携带艾叶,并且要赠红包给对方。婴儿在三朝内要请算命先生定“命根”,然后家人要根据算命先生罗列出的清单,例如说金银财宝、衣服等,在十二朝时“还花债”——烧给“花公花婆”,以感谢上天赐予孩子,并且还清孩子前生欠下的债务,今生顺顺利利。孩子满月时,外婆要送来补丁被子,寓意穿百家衣、吃百家饭,长大后可以衣食无忧。生儿子第二年还要在宗庙处进行“担丁”。一般是要用色彩鲜艳的花纸和竹篾制作花灯,悬吊于宗庙之中作公告,并请亲朋好友前来“饮丁酒”。

新闻推荐

南雄古六景

图为三影塔旧景。图片资料南雄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大庾岭南麓。史称“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