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唐代龙窑遗址发现的前后

今日高明 2019-05-14 11:37

作者:仇荣佳

沉睡/

荒坡上的古陶片

1957年3月,我在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学习文物考古结束后,在省博物馆考古专家率领下,参加了高明县文物普查。途经三洲时,群众提供了在灵龟塔周边山坡有大面积破碎陶片的信息,这一线索,引起我们的注意。

我们抵达灵龟塔后,按照考古发掘程序,在一处称大岗山的山坡处打下了一口“探沟”,从“探沟”中清理出完整无损的四耳罐、六耳罐、碗、碟陶器共二十余件,因陶器的造型及碗碟底部呈假圈足或饼足,与唐代张九龄墓陶器相同,故初步判定为唐代陶器。“探沟”中还清理出“釉渣”“红烧土”“托钵”等。(注:“釉渣”是陶器表层所涂施的釉,在高温下熔解,部分流下凝结成假山块状物。“红烧土”则是窑壁或窑底土层在高温下形成红色土块。“托钵”是窑内承托陶器的物体。)

“釉渣”“红烧土”“托钵”的出现,客观上佐证了该处有窑址遗存,但历经上千年的岁月变迁,当年的窑已坍塌为平地。彼时的我们,尚无条件作进一步勘查发掘,一时间难以判定窑址的具体位置。幸运的是,在当地乡政府协助下,我们在“探沟”处竖立了一块大启事木板,提请当地群众协同保护周边一带环境,以防损坏地下窑址。

这座历经千年岁月的唐代龙窑尚在沉睡,它重现人世的最佳时机还未到来。

判定/

这龙窑全省最老!

所谓龙窑,其实是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自商代至明清时期南方地区多有砌筑。窑依山坡而建,呈长条形,因其如龙似蛇,亦称蛇窑、蜈蚣窑、长窑。

约半年后的1957年8月,文物普查结束,我们在当时的高明文化馆内展出了来自大岗山“探沟”的出土陶器。那时候由于条件限制,文化馆不过是位于明城东门圩的一座大祠堂,而这些珍贵文物的栖身之所,也只是一张临时当作展台的乒乓球桌。

尽管如此,高明市民对这个近在咫尺的唐代龙窑遗址十分自豪,爆发出极大的热情和关注。西江河畔隐藏着一座千年龙窑的消息更是不胫而走。另一方面,唐代陶器的发现与尚待发掘出土的龙窑遗址,将为研究岭南地域陶瓷文化和龙窑发展历史提供宝贵的实物依据,《南方日报》专门刊登了一篇题为《广东发现的古窑址,高明算最老》的消息。

不过,碍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客观条件制约,这一处龙窑遗址还无法进行考古挖掘。直到1981年,高明恢复建制,百废待兴,其间成立了文物普查办公室,龙窑遗址的考古挖掘也重新提上议程。

到1986年6月,在省博物馆专业人员杨少祥、崔勇的帮助下,高明正式启动对大岗山唐代龙窑遗址的清理挖掘。

挖掘/

一号龙窑遗址惊喜无限

一座充满未知与玄妙的宝库大门终于徐徐打开。

让人扼腕的是,最先进行清理挖掘的一号龙窑遗址前段被挖泥烧砖所破坏,后段又被筑路时所毁,残存的龙窑残长9.55米,前段宽2.64米,后段宽2.6米,窑壁采用夯土和砖合构,厚0.27米,窑底倾斜成25度角,窑内铺一层厚10~14厘米褐色土层用以垫烧陶器,经清理后的窑床上,可见经高温后形成一个个圆窝,窝内还残存着陶碗近百只,但窑床上又被两座清代合葬墓所破坏。

惊喜却接踵而至。在龙窑开外20米处发探的“探沟”中发掘出陶碗、碟、钵、两耳罐、四耳罐、六耳罐、盘、缸、釜、耳杯、炉、短颈两耳展口壶、砚等共十余种上千件破碎或较完好的陶器,估计为废弃物堆积层。

专家们的判断得到了证实,这批出土陶器足部造型以饼足、璧形足、假圈足为多见,这与唐初时期的随葬品及张九龄墓(张九龄,广东韶关曲江人,678年~740年,诗人,唐玄宗时大臣。)的随葬品造型一致,这证明,高明大岗山窑址出土的陶器与唐代陶器同出一源。

丰碑/

广东陶瓷发展的见证者

我们完成对一号龙窑遗址的发掘清理后,又对遗址进行填埋保护。具体做法是先用河沙覆盖,铺上薄膜,再填上河沙,最后才重新覆盖泥土。

翌年2月,我们又在大岗山北坡清理发掘出第二号唐代龙窑遗址。龙窑的后段被筑路所毁,龙窑残长9.06米,前宽2.2米,后宽2.36米,窑内又分为两部分:窑室残长7.22米,两壁残高14~54厘米,用长方形砖叠砌,至45厘米开始平放叠砌渐起卷顶,窑床倾斜成13度,窑床上有排列整齐的垫座,垫座上有残存的陶碗。

火堂部分呈长方形,长1.84米,比窑床深60厘米,与窑床连接处呈斜坡式,底部倾斜成10度,窑门仅残存最下层两组用砖砌成的通风口。

“两座龙窑均为唐代遗址!”经过缜密的研究,考古人员最终得出结论。两座龙窑的结构与宋代龙窑大致相同,但在窑铺泥,陶器放在铺泥上叠烧的方法,不及宋代龙窑利用垫座支起匣钵进行烧制的先进;其倾斜度也各不一致,远不及宋代龙窑倾斜成18~22度的合理。

三十年的牵挂终于石头落地,两座窑址的历史价值浮出水面。高明出土的大岗山窑址为唐代以来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坐标,同时反映了广东唐代龙窑尚未成熟的客观历史事实,更为我国研究唐代龙窑向宋代的过渡和探讨广东陶瓷发展历史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仇荣佳:佛山市作家协会和佛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1956年到高明文化馆参加工作,1984年到高明文物普查办公室工作,1988年起任高明县博物馆馆长,1992年退休。)

新闻推荐

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员集中培训

本报讯日前,曲江区各镇(街)、各中小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等70名体育场地调查员集中在该区教育局会议室,接受为期一天的体育...

 
相关阅读